[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33287.0 | 申请日: | 2020-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13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熊永莲;严军;陈玉炜;樊永胜;金仁瀚;金丽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35;H01M10/637;H01M10/615;H01M10/6556;H01M10/6563 |
代理公司: | 亳州速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7 | 代理人: | 艾玲 |
地址: | 22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管理 系统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温度传感器(1),呈空间阵列分布在锂离子电池内外;
处理器(2),分别与每个所述温度传感器(1)电连接,
换热装置(3),与所述处理器(2)电连接;
所述处理器(2)通过所述温度传感器(1)检测所述锂离子电池所在空间的温度;当所述温度大于预设值时,控制所述换热装置(3)工作对所述锂离子电池进行降温;
所述换热装置(3)包括:制冷器(31)、风道选择机构(32)和多个风道(33);所述风道(33)为六组,分别为对应所述锂离子电池的上表面的第一组风道,对应所述锂离子电池的下表面的第二组风道,对应所述锂离子电池的左侧面的第三组风道,对应所述锂离子电池的右侧面的第四组风道,对应所述锂离子电池的正面的第五组风道,对应所述锂离子电池的背面的第六组风道;所述制冷器(31)的出气管通过风道选择机构(32)选择与其中一组或多组风道(33)进行连通;
所述制冷器(31)的出气管为三个;
所述风道选择机构(32)包括:电机(32-1)、第一主体(32-2)和第二主体(32-3),所述第一主体(32-2)与所述第二主体(32-3)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主体(32-2)外周设置有传动齿;所述电机(32-1)输出端设置有齿轮;所述传动齿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主体(32-3)上设置有环形阵列排列的六个第一通孔(32-5),每个第一通孔(32-5)与一组风道(33)连通;所述第一主体(32-2)上设置有三个第二通孔(32-4);三个所述第二通孔(32-4)与三个相邻的所述第一通孔(32-5)位置相对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2)通过呈空间阵列分布在锂离子电池内外的多个所述温度传感器(1)获取所述锂离子电池空间的温度状况,采用空间建模的方式建立所述锂离子电池的空间模型,并将温度差异以颜色的差异在所述锂离子电池的空间模型上进行标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六个所述第一通孔(32-5)按逆时针顺序依次连通第一组风道、第三组风道、第六组风道、第二组风道、第四组风道、第五组风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2)与所述电机(32-1)电连接;
当所述处理器(2)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1)检测的温度确认出所述锂离子电池温度最高的点的位置,所述处理器(2)控制所述电机(32-1)转动使所述第一主体(32-2)与所述第二主体(32-3)之间转动,转换与所述第二通孔(32-4)连通的所述第一通孔(32-5),使制冷器(31)出气对应于所述温度最高的点位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显示器,与所述处理器(2)连接,用于显示所述锂离子电池的空间模型。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信模块,与所述处理器(2)连接,用于与连接外界服务器或外界设备通信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3)还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包括三个出气管;所述第二主体(32-3)上还包括三个第三通孔(32-6),三个所述第三通孔(32-6)一一对应与所述加热器的三个所述出气管连通;三个所述第三通孔(32-6)和三个所述第二通孔(32-4)呈环形阵列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工学院,未经盐城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328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功率模块及功率模组
- 下一篇:一种智慧矿山集控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