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纳复合结构高一致性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33446.7 | 申请日: | 202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97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王素娟;秦超;孙占文;尹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C3/00 | 分类号: | B23C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张天一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结构 一致性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微纳复合结构高一致性制备方法,以超精密加工技术为基础制备微纳复合结构阵列,在微结构表面获得纳米级结构,且采用超精密加工方法获得的纳米级结构,加工精度高、形状一致性较高,加工过程可控,超精密铣削技术不仅可以控制金刚石刀尖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轨迹获得亚微米级形状精度和纳米级粗糙度的表面,同时选择刀具几何形状、控制加工参数,可有效控制刀尖在被加工表面上形成不同类型的纳米级尺寸的复杂结构。采用本发明的微纳复合结构高一致性制备方法得到的微纳复合结构,为形状规则、精度一致的微纳复合结构阵列,能够进一步获得兼具生物学性能和力学性能的植入体,提高植入体的生产效率和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纳复合结构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微纳复合结构高一致性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微纳复合结构是指具有多层宏微混合结构的表面,为满足功能集成化及小型化的需求,微纳复合结构已逐渐发展成具有非连续、高频、多层宏微混合结构和周期性等复杂几何特征的表面,在红外光学、照明和光电子产品等诸多领域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同时,在生物医药工程领域,通过对天然骨进行研究分析,植入体的表面结构对其性能具有重大影响,理想的骨植入体应该具有微纳米级复合结构,有利于细胞的功能实现、并可增加植入体与骨组织的结合强度。
目前酸蚀、阳极氧化、喷砂等加工技术常被用于制造钛合金植入体表面微结构。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和一定时间上改善了钛合金植入体的力学性能和生物学性能,但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酸蚀和阳极氧化可能会有化学残留;喷砂处理的残余颗粒可能会对骨整合造成不利的影响。此外,上述方法制备出的植入体微结构不规则,在复杂的生理条件下,容易引发植入体和骨组织间的应力屏蔽,导致植入体脱落。
如何改变现有技术中,微纳复合结构加工技术复杂、加工过程不可控,导致得到的微纳复合结构的形状一致性较差的现状,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纳复合结构高一致性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高微纳复合结构的形状一致性,提高微纳复合结构的加工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纳复合结构高一致性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分析所需微纳复合结构的几何特征,包括微结构和纳结构的特征,选择金刚石刀具,刀具的刀尖半径不大于被加工表面的最小局部曲率半径,刀尖圆弧角小于微沟槽夹角;
步骤二、微结构阵列粗加工、半精加工
根据微结构的几何特征和所选择的刀具的刀尖形状及其几何参数,规划微结构阵列粗加工的刀具加工轨迹,刀具沿平行于微沟槽的侧壁方向进给,加工至微沟槽底部方向时退刀,粗加工刀具加工轨迹相平行;根据纳结构的几何特征,计算粗加工和半精加工所需的预留量,确定粗加工、半精加工的切削深度、进给速度和主轴转速;
粗加工、半精加工的切削深度(dr、dhf、df)满足:
式中,h为微沟槽深度,dr,i为第i次粗加工的切削深度,U表示粗加工次数,dhf表示半精加工的切削深度,df表示精加工的切削深度,且df>h′,h′为纳结构的高度;
步骤三、精加工
纳沟槽:δf>>δP或或δf<<δP
纳凹坑:δf≈δP
且:δf+δP≤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34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