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发酵调控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33748.4 | 申请日: | 202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4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欣荣;张雪霞;褚以文;郑智慧;张新宜;路新华;赵克雷;高健;林家富;黄挺;任凤芝;翟龙飞;任乐民;刘超兰;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大学;华北制药集团新药研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17/18 | 分类号: | C12P17/18;C12P19/62;C12N1/20;C12R1/465;C12R1/045;C12R1/01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51100 | 代理人: | 冯忠亮 |
地址: | 610052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酯 抗生素 发酵 调控 方法 | ||
1.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发酵调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产生菌初级代谢阶段, 培养温度按正常要求控制在27.0-30.0℃,菌丝快速生长;在大环内酯抗生素产生菌完成菌体生长期后降低发酵培养温度到18.0-27.0℃,促进目标产物大量合成,所述大环内酯抗生素为采用PKS生物合成途径发酵产生的抗生素及其同系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发酵调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大环内酯抗生素产生菌完成菌体生长期后降低发酵培养温度的时段至少为两个,其中的每个时段的发酵培养温度不同,先高后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发酵调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环内酯抗生素包含西罗莫司、他克莫司、阿维菌素、多杀菌素和柱晶白霉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发酵调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环内酯抗生素产生菌完成菌体生长期为发酵开始后15-96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发酵调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大环内酯抗生素产生菌完成菌体生长期即15-96小时之后,发酵培养温度从27.0-30.0℃降低到22.0-26.0℃,促进目标产物大量合成。
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发酵调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大环内酯抗生素产生菌完成菌体生长期即15-96小时之后,发酵培养温度从27.0-30.0℃降低到23.0-25.0℃,促进目标产物大量合成。
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发酵调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整个发酵周期比传统发酵周期延长1-4天。
8.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发酵调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产生菌初级代谢阶段, 培养温度按传统要求控制,菌丝快速生长;在大环内酯抗生素产生菌完成对数生长期即15-96小时之后,通过降低发酵培养温度3-8℃,促进目标产物大量合成,所述大环内酯抗生素为采用PKS生物合成途径发酵产生的抗生素及其同系物。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发酵调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环内酯抗生素为红霉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大学;华北制药集团新药研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大学;华北制药集团新药研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374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