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液体透镜的投影机光阀模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34533.4 | 申请日: | 2020-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2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郭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华智能精密机器(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9/31 | 分类号: | H04N9/31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胡昌国 |
地址: | 518029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园岭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液体 透镜 投影机 模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液体透镜的投影机光阀模组,该投影机光阀模组包括结构支架、LCD光阀、入射透镜和出射透镜。入射透镜与结构支架的一端连接,入射透镜、结构支架和LCD光阀共同形成密闭的第一腔体,腔体内充满透明冷却液构成第一液体透镜;同理出射透镜与结构支架的另一端连接,形成第二腔体和第二液体透镜。本发明通过散热和光学相结合进行设计投影机光阀模组,通过第一、第二液体透镜的光学和散热效果,从而实现更高效的照明和更好的成像品质,以及更好的散热,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CD投影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液体透镜的投影 机光阀模组。
背景技术
LCD投影机光阀的入射侧,都设置有一片入射透镜对照明光线准直或聚 焦,结合现实中投影机镜头的光圈、景深,和照明孔径等指标情况,入射透 镜和光阀的距离,既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通常在8~13mm左右;在光阀 出射侧,通常也布置有场镜,距光阀一般8~15mm左右。光阀所受的设计制 约为:入射透镜需要承受很高的光强照射,为追求高的照明效率和均匀度, 用玻璃非球面或自由曲面透镜成本高,容易脱膜,用塑料透镜耐用性差,尤 其是光阀尺寸较大时,塑料透镜中心厚度的增大,使其很容易出现局部软化 变形甚至烧焦熔化;场镜需要参与成像,场镜的精度及热胀冷缩影响,比入 射透镜要求高很多,故场镜使用非球面透镜去改善成像品质的可行性不高; 光阀和入射透镜,光阀和场镜之间狭长的散热风道,使风冷散热系统效率低 下,不能杜绝灰尘对光阀两侧照明和成像的影响,以及灰尘堆积加速原材料 的老化;光阀进风和出风一侧造成温差,使图像亮度和色彩均匀度降低;入 射透镜和场镜都距离光阀非常近,对散热和成像品质的影响,都非常直接, 等等。
鉴于以上原因,需要设计一种既能完成上述透镜的光学作用、又能提升 照明效率和成像品质,还可以改善光阀散热难题的投影机。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设计制约性,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液体透镜的投 影机光阀模组以解决所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液体透镜的投影机光阀模组,该投影机光阀模组 包括结构支架、LCD光阀、入射透镜和出射透镜,结构支架开设有容置通道;LCD光阀装配于容置通道中;入射透镜与结构支架的一端连接,以盖封容置 通道一端的开口,入射透镜、结构支架和LCD光阀共同形成密闭的第一腔体, 第一腔体内充满透明冷却液;入射透镜的出射面、第一腔体内的透明冷却液、 LCD光阀的入射面构成第一液体透镜;其中,在来自投影机照明系统的光线 依次经过入射透镜、第一液体透镜、LCD光阀时,入射透镜和第一液体透镜 无空气间隙组合一体对光线进行折射、整形,且第一液体透镜对LCD光阀、 入射透镜进行降温。
可选地,投影机光阀模组还包括:出射透镜,出射透镜与结构支架的另 一端连接,以盖封容置通道另一端的开口,LCD光阀、出射透镜和结构支架共 同形成密闭的第二腔体,第二腔体内充满透明冷却液;LCD光阀的出射面、第 二腔体内的透明冷却液、出射透镜的入射面构成一个第二液体透镜,第二液 体透镜和出射透镜无空气间隙组合一体完成场镜的作用;其中,在来自投影 机照明系统的光线依次经过入射透镜、第一液体透镜、LCD光阀、第二液体透 镜、出射透镜时,第一液体透镜和第二液体透镜参与对光线进行折射、整形, 且对LCD光阀、入射透镜、出射透镜进行降温。
优选地,投影机光阀模组还包括装配于第一腔体中的入射偏光板,入射 偏光板包括两个相对且密封的第一玻璃基板以及反射式偏光片和第一吸收式 偏光片,两个第一玻璃基板夹设反射式偏光片和第一吸收式偏光片,反射式 偏光片的入射面朝向入射透镜。
可选地,投影机光阀模组还包括装配于第二腔体中的出射偏光板,出射 偏光板包括两个相对且密封的第二玻璃基板以及第二吸收式偏光片,第二玻 璃基板的两片玻璃夹设第二吸收式偏光片。
可选地,投影机光阀模组还包括第一压片,第一压片压设固定入射偏光 板,以增强入射偏光板的稳定性;和/或者投影机光阀模组还包括第二压片, 第二压片压设固定出射偏光板,以增强出射偏光板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华智能精密机器(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南华智能精密机器(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45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