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像素电路、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34720.2 | 申请日: | 202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11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许文鹏;董殿正;张强;黄海琴;王海旭;林万;王雷阳;王光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08 | 分类号: | G09G3/32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姚楠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像素 电路 驱动 方法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像素电路、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像素电路,包括:数据写入模块,开关控制模块,复位模块,发光控制模块,第一发光器件,第二发光器件,以及驱动控制模块;通过设置第一发光器件和第二发光器件,且第一发光器件的第二电极与第二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耦接,第一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和第二发光器件的第二电极耦接,通过数据写入模块,开关控制模块,复位模块,发光控制模块以及驱动控制模块的相互配合,可以控制第一发光器件和第二发光器件分时显示,可以避免长时间静态显示,从而避免OLED显示器出现残像问题,延长OLED显示器的显示寿命,提高OLED显示器的显示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像素电路、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器是当今平板显示器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与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相比,OLED显示器具有低能耗、生产成本低、自发光、宽视角及响应速度快等优点。
然而,由于器件老化等原因,OLED显示器长时间静态显示容易出现残像,参照图1和图2,图1为OLED显示器显示的棋盘格图案,区域B的亮度高于区域A的亮度,区域B保持高亮状态,长时间静态显示该棋盘格图案,使区域B的发光能力变弱,OLED显示器切换至灰度图案,如图2所示,在同一灰阶下,区域B的亮度低于区域A,从而使OLED显示器的显示性能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像素电路、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OLED显示器由于器件老化容易出现残像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像素电路,包括:数据写入模块,开关控制模块,复位模块,发光控制模块,第一发光器件,第二发光器件,以及驱动控制模块;
所述数据写入模块,分别与第一扫描信号端、数据信号端以及第一节点耦接,用于在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端的控制下,将所述数据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所述第一节点;
所述开关控制模块,分别与第二扫描信号端,第一节点,以及第二节点耦接,用于在所述第二扫描信号端的控制下,将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导通;
所述复位模块,分别与复位控制信号端,参考信号端以及第二节点耦接,用于在所述复位控制信号端的控制下,将所述参考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所述第二节点;
所述发光控制模块,分别与第一电源端,第二电源端,第一发光控制信号端,第二发光控制信号端,第三节点以及第四节点耦接,用于在所述第一发光控制信号端的控制下,将所述第一电源端与所述第三节点导通,以及在所述第二发光控制信号端的控制下,将所述第二电源端与所述第四节点导通;
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的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二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分别与所述第四节点耦接,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发光器件的第二电极分别与第五节点耦接;
所述驱动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节点,第二节点,第三节点,第一电源端以及第二电源端耦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二节点、所述第三节点以及所述第四节点的信号,产生驱动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和所述第二发光器件的电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像素电路中,所述数据写入模块,包括:第一开关晶体管;
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端耦接,第一极与所述数据信号端耦接,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节点耦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像素电路中,所述开关控制模块,包括:第二开关晶体管;
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扫描信号端耦接,第一极与所述第一节点耦接,第二极与所述第二节点耦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47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能反应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下一篇:集成基片间隙波导波束扫描漏波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