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自承载磁流变可控阻尼器件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34998.X | 申请日: | 2020-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9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辉;邹致远;苏杭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9/53 | 分类号: | F16F9/53;F16F9/32 |
代理公司: | 重庆缙云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0237 | 代理人: | 王翔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承载 流变 可控 阻尼 器件 | ||
1.一种高效自承载磁流变可控阻尼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外缸筒(1)、内缸筒(2)、活塞(3)、活塞杆(4)、电磁组件(5)、和交指流道系统(6);
所述外缸筒(1)的上下端均封闭;所述内缸筒(2)位于外缸筒(1)内,内缸筒(2)上端连接在外缸筒(1)的上端的封闭处;所述内缸筒(2)与外缸筒(1)内壁之间存在间隙;将内缸筒(2)外壁与外缸筒(1)内壁之间的空间记为外油腔;所述外缸筒(1)和内缸筒(2)内部均充有磁流变液;
所述活塞(3)位于内缸筒(2)内,并将内缸筒(2)内腔体分隔为上油腔和下油腔;所述活塞杆(4)一端与活塞(3)固定连接,另一端从上油腔穿出内缸筒(2)。
所述电磁组件(5)呈圆筒状,其外壁缠绕有线圈(7);所述电磁组件(5)位于外缸筒(1)内;所述电磁组件(5)下端连接在外缸筒(1)下端的封闭处,电磁组件(5)下端开设有连通外油腔的通孔(501);所述电磁组件(5)上端与内缸筒(2)下端连接;所述电磁组件(5)内部空间与下油腔连通;
所述交指流道系统(6)包括多个内垫圈(601)和多个外垫圈(602);
多个所述内垫圈(601)间隔布置在电磁组件(5)外壁上;多个所述外垫圈(602)间隔布置在外缸筒(1)内壁上;所述内垫圈(601)与外垫圈(602)交错分布;所述内垫圈(601)和外垫圈(602)均为导磁垫圈;
当线圈(7)通电时,产生磁场,通过电磁组件(5)约束传导,在内垫圈(601)以及外垫圈(602)之间形成沿电磁组件(5)轴向的磁场。
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效自承载磁流变可控阻尼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缸筒(1)下端的封闭端为圆筒状;所述封闭端内容纳有超声波检测装置和控制电路板;
所述控制电路板连接线圈(7);当超声波检测装置检测到封闭端接触到地面时,超声波检测装置输出信号至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输出指令对线圈(7)通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自承载磁流变可控阻尼器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内垫圈(601)之间通过内支撑件(603)支撑;相邻两个外垫圈(602)之间通过外支撑件(604)支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自承载磁流变可控阻尼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撑件(603)和外支撑件(604)均由不导磁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自承载磁流变可控阻尼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缸筒(2)上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流通孔(2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自承载磁流变可控阻尼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3)与内缸筒(2)内壁之间存在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自承载磁流变可控阻尼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组件(5)为磁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自承载磁流变可控阻尼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组件(5)上端设置有圆环凸台(502);所述内缸筒(2)下端套设在电磁组件(5)上端的圆环凸台(502)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自承载磁流变可控阻尼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缸筒(1)由不导磁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499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