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叶末釉轻质瓷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35272.8 | 申请日: | 202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0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颜建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德化县昱晟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3/13 | 分类号: | C04B33/13;C04B33/16;C04B33/24;C04B33/34;C03C8/20;C03C8/04;C04B41/86;C04B38/02 |
代理公司: | 泉州君典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9 | 代理人: | 赵路路 |
地址: | 362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末 釉轻质瓷 制备 方法 | ||
一种茶叶末釉轻质瓷的制备方法,所述茶叶末釉轻质瓷包括坯体和釉料,坯体包括以下原料:钾长石、德化高岭土、德化石英、白云石、海泡石、叶腊石、氧化锌、氧化镁、氧化锆,通过限定釉料的组成,以氧化铁为呈色剂,与其余组分配合,使烧制出的瓷器,釉色为茶叶末色,古朴清丽,耐人寻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瓷器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末釉轻质瓷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茶叶末釉首先于唐代烧成,经宋代而继续发展。清雍正、乾隆时期景德镇再次仿制茶叶末釉成功,而成为清朝宫廷用品的名贵色釉品种。从茶叶末釉的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上分析,茶叶末釉主要以α晶型Fe2O3作为结晶剂,属于铁系结晶釉中十分重要的一种。茶叶末釉属于高温烧成结晶釉,需要在1200℃~1300℃高温下经还原气氛烧制而成。茶叶末釉的烧成难度较大,由于烧成温度以及还原氧化气氛的影响,使Fe2O3及FeO的晶体结构和形核生长发生变化,而呈现不同的颜色和颗粒分布,从而得到“蟹甲青”和“鳝鱼黄”等类别的茶叶末釉。
茶叶末釉釉面晶莹剔透,釉色黄绿温润,样式含蓄,器型饱满,古朴清丽,深沉凝重,耐人寻味而又庄重大方。清中叶雍正、乾隆两朝成为宫廷专供而秘而不宣。而现代对于茶叶末釉配方及烧制方法的研究与发展,深化并丰富了茶叶末釉的内涵和外延,使这一古老的釉料品种又散发出新的光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茶叶末釉轻质瓷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茶叶末釉轻质瓷的制备方法,所述茶叶末釉轻质瓷包括坯体和釉料,
坯体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钾长石25-30份、德化高岭土18-25份、德化石英35-40份、白云石10-15份、海泡石12-18份、叶腊石5-10份、氧化锌4-8份、氧化镁3-5份、氧化锆2-4份;
釉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白刚玉35-42份、德化紫木节土10-15份、夕线石7-12份、氧化铁8-12份、硅酸锆2-5份、氧化铝4-6份、熔块1-3份;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坯体的原料组成分别称重、破碎、混合、湿球磨制得泥浆;
步骤二,按釉料的原料组成分别称重、破碎、混合、湿球磨制得釉料;
步骤三,将步骤一制得的泥浆过筛、除铁后,送入泥浆池进行陈腐均化12-16h;
步骤四,将陈腐均化的泥浆制成坯体,并送入窑炉中在920-940℃下素烧7-8h,冷却后得素坯;
步骤五,在步骤四制得的素坯上施步骤二制得的釉料;
步骤六,待素坯表面的釉料干燥后送入窑炉中烧制成型,烧成控制如下:
低温阶段:窑炉由常温升至620-650℃,烧窑时间60-70min;
氧化阶段:窑炉内升温至960-980℃,保温烧制1-2h;
还原阶段:窑炉内继续升温至1230-1250℃,保温烧制40-60min;
保温阶段:窑内转为氧化气氛,保温烧制20-30min;
冷却阶段:窑炉自然冷却至室温,冷却时间延长至12h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熔块的化学组成如下:SiO2:53-64%、Fe2O3:12-18%、Al2O3:8-16%、ZnO:3-6%、MgO:5-12%、ZrO2: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德化县昱晟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福建省德化县昱晟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52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质量块三轴MEMS惯性加速度计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泥纤维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