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发热石墨烯薄板发热墙体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35410.2 | 申请日: | 202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85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黄治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中亿烯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3/02 | 分类号: | F24D13/02;F24D19/10;E04F13/072;E04F13/074;E04F13/075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黄国勇 |
地址: | 272000 山东省济宁市济宁经济开***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热 石墨 薄板 墙体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电暖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自发热石墨烯薄板发热墙体,包括基体和温度控制单元,基体一侧设有隔热底板,基体上设锚固件,锚固件的一侧设有发热体,发热体与基体间设有空气对流层,发热体包括防火层、网格布、发热板和装饰面板,发热板通过导线与温度控制单元电性连接,防火层固定在锚固件上,发热体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与空气对流层相连通的冷空气入口和热空气出口。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自发热石墨烯薄板发热墙体的其制造方法,本提升了室内温度加热的舒适性和高效性,同时也充分利用了发热板的两面发热热量,避免了额外的能量损耗,进一步降低了能耗,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暖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发热石墨烯薄板发热墙体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电采暖有多种方式如:电暖气、电锅炉、热泵、电热膜、碳纤维电热板等等,应用面十分广泛,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居民的取暖需求,但是部分电采暖方式耗能大、热能转换率低,而碳纤维电热板多用于电热地板的设计和制造。在墙体采暖体系中,传统方式是将发热管填埋在墙体内,通过发热管发热产生热量供暖,这种方式施工量大,同时破坏了墙体;当下随着新技术的开发,也有在墙体涂施导电涂料,对涂料层通电产热供暖,此方法需要对墙体刻槽,也会损坏墙体,同时这种发热方式只是单一的热辐射加热,距离墙体稍远的位置加热效果弱,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自发热石墨烯薄板发热墙体及其制造方法来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现有的电暖墙加热方式单一,能耗大,加热效果弱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自发热石墨烯薄板发热墙体及其制造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自发热石墨烯薄板发热墙体,包括基体和温度控制单元,所述温度控制单元通过导线外接电源,所述基体一侧通过胶接固定设有隔热底板,所述基体上固定设有若干锚固件,所述锚固件的一侧固定设有发热体,所述发热体与所述基体间设有空气对流层,所述发热体包括防火层、网格布、发热板和装饰面板,所述发热板通过导线与所述温度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防火层固定在所述锚固件上,所述网格布、发热板和装饰面板依次通过胶接固定在所述防火层的一侧,所述发热体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与所述空气对流层相连通的冷空气入口和热空气出口。
优选的,所述冷空气入口内固定设有排风扇,所述热空气出口内设有电磁阀门,所述装饰面板的一侧固定设有外部温度检测仪,所述空气对流层内固定设有内部温度检测仪,所述外部温度检测仪、内部温度检测仪、电磁阀门及排风扇均通过导线与所述温度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温度控制单元为内置CPU处理器的触控屏模块。
优选的,所述发热板为石墨烯发热板。
优选的,所述网格布为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所述防火层为气泡混凝土结构。
一种自发热石墨烯薄板发热墙体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基体表面打磨粗糙并涂抹环保耐高温胶水粘连隔热底板,将隔热底板的表面进行震动压平作业,固化2h。
S2、将装饰面板、发热板、网格布依次通过环保耐高温胶水粘连在一起,并预先在装饰面板、发热板、网格布及防火层的底部和顶部分别钻设冷空气入口和热空气出口。
S3、在隔热底板表面钻设安装孔并延伸至基体内,同时在安装孔内安装锚固件,在隔热底板表面安装内部温度检测仪,通过螺丝将防火层固定在锚固件上。
S4、将步骤S3中的防火层远离锚固件的一侧打磨并通过环保耐高温胶水粘连预固定在一起的装饰面板、发热板、和网格布,同时在装饰面板一侧安装外部温度检测仪,在冷空气入口内安装排风扇,在热空气出口内安装电磁阀门。
S5、将排风扇、电磁阀门、发热板、外部温度检测仪和内部温度检测仪依次通过排线与温度控制单元电性连接并调试检测,完成制造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中亿烯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中亿烯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54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