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程整合方法和平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35667.8 | 申请日: | 202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9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兰英;叶传明;杨嘉;陈铎;范丽文;王秋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455 | 分类号: | G06F16/2455;G06F11/30;G06F11/14;G06Q10/10;G06Q40/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王云飞;王莉莉 |
地址: | 1008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程 整合 方法 平台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公开涉及一种流程整合方法和平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流程整合方法包括: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流程整合平台,根据工作流将不同的业务系统流程进行串接整合;流程整合平台根据业务量对流程整合平台的计算能力进行调整。本公开可以通过企业级工作流引擎支撑跨系统流程,从而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提升了客户体验、提高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流程整合方法和平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当前的工作流引擎多作为组件集成在应用软件系统内部。
发明内容
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在大型企业,如银行,系统较多且复杂,需要企业级工作流引擎支撑跨系统流程,实现全局的流程集中编排、展示、分析、优化和管控等。比如当前流行的提高客户满意度的顾客旅程重塑,需要从全局展示业务流程,从全局考虑流程的优化。
鉴于以上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项,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流程整合方法和平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通过企业级工作流引擎支撑跨系统流程。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流程整合方法,包括: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流程整合平台,根据工作流将不同的业务系统流程进行串接整合;
流程整合平台根据业务量对流程整合平台的计算能力进行调整。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流程整合平台包括流程总线和流程服务模块,所述根据工作流将不同的业务系统流程进行串接整合包括:
流程总线接收业务系统发送的流程请求;
流程总线查找所述流程请求对应的服务信息;
流程总线根据服务信息将流程请求路由到对应的流程服务模块;
流程服务模块执行相应的流程服务功能,并将流程服务结果返回给流程总线;
流程总线将流程服务结果发送给工作流中对应的下一个业务系统。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流程整合平台还包括服务管理模块和规则服务模块,所述流程整合平台根据业务量对流程整合平台的计算能力进行调整包括:
服务管理模块根据业务量大小,调整注册到服务管理模块的流程服务模块和规则服务模块的数量。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流程整合方法还包括下述步骤中的至少一项:
根据业务功能的需求,新增注册到服务管理模块的任务催办服务模块,实现任务催办功能;
根据业务功能的需求,新增注册到服务管理模块的任务重发服务模块,实现任务重发功能;
根据业务功能的需求,新增注册到服务管理模块的流程撤销服务模块,实现流程撤销功能。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实现任务催办功能包括:
流程总线将流程发起系统发起的任务催办请求,转发给任务催办服务模块;
任务催办服务模块解析流程总线的任务催办报文,获取流程实例标识信息;
任务催办服务模块根据流程实例标识信息查询流程任务记录列表;
任务催办服务模块根据查询结果组装催办报文,调用流程总线的任务催办通知接口将催办报文发给该任务的任务处理系统;
任务催办服务模块接收任务处理系统的处理结果,通过流程总线将处理结果返回给流程发起系统。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实现任务重发功能包括:
任务重发服务模块读取推送超时任务列表中的业务数据,根据所述业务数据生成重发报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56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