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表面活性功能的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36024.5 | 申请日: | 202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68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赵方园;伊卓;杨捷;王晓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F220/56 | 分类号: | C08F220/56;C08F220/58;C08F220/38;C08F4/40;C09K8/58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王崇;李婉婉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表面活性 功能 聚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表面活性功能的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聚合物包含结构单元A、结构单元B和结构单元C,其中,所述结构单元A为具有式(1)所示结构的结构单元,所述结构单元B为具有式(2)所示结构的结构单元,所述结构单元C包含式(3)所示结构的结构单元和/或式(4)所示结构的结构单元;以聚合物的重量为基准,结构单元A的含量为2‑20重量%,结构单元B的含量为1‑5重量%,结构单元C的含量为75‑97重量%;该聚合物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增容乳化及洗油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化学品,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表面活性功能的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大部分油田开采已进入中后期,开展三次采油已成为提高采收率和维持油田产量的重要措施,同时聚合物调驱剂在三次采油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油田在用驱油聚合物主要是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经油田现场水配制溶解后具有一定的粘度,可降低油水流度比,增大水相对油相的驱动力,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
然而,在高盐矿化度油藏条件下,聚合物分子链会发生卷曲收缩,降低了聚合物溶液粘度,影响驱油效果。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的二元复合驱是国内油田普遍采用的化学驱油方式,但是二者在油藏地层运移中会发生色谱分离效应,严重影响其驱油效果。
表面活性聚合物是指在其高分子链中同时存在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从而使其溶液具有良好表面活性的一种新型功能性聚合物,一般采用氧化-还原复合引发体系,在一定温度下,引发丙烯酰胺与表面活性单体共聚合,得到表面活性聚合物,能够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可以作为调驱剂。
但是现有的作为调驱剂的表面活性聚合物通常采用疏水单体,具有分子量低和耐温抗盐性差等缺陷。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具有高分子量以及一定的耐温抗盐性、增黏性、乳化和洗油能力的作为调驱剂用于三次采油的表面活性聚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存在聚合物调驱剂的增粘性、乳化性能以及表面活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表面活性功能的聚合物,该聚合物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增容乳化及洗油能力,能够作为调驱剂用于三次采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具有表面活性功能的聚合物,其中,所述聚合物包含结构单元A、结构单元B和结构单元C,其中,所述结构单元A为具有式(1)所示结构的结构单元,所述结构单元B为具有式(2)所示结构的结构单元,所述结构单元C包含式(3)所示结构的结构单元和/或式(4)所示结构的结构单元;以所述聚合物的重量为基准,所述结构单元A的含量为2-20重量%,所述结构单元B的含量为1-5重量%,所述结构单元C的含量为75-97重量%;
其中,R1、R2和R3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为C1-C5的亚烷基;R4、R5和R6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为H或C1-C3的烷基;M1为K或Na;M为Na、K或H;m为10-20的整数,n为8-15的整数。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制备具有表面活性功能的聚合物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在引发剂存在下,使单体X、单体Y和单体M在水中进行溶液聚合反应;所述单体X为具有式(5)所示结构的单体、所述单体Y为具有式(6)所示结构的单体、所述单体M为具有式(7)所示结构的单体;其中,所述单体X、单体Y和单体M的用量使得制得的聚合物中由单体X提供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2-20重量%;由单体Y提供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1-5重量%;由单体M提供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75-97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60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