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可靠性的物联网远程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36510.7 | 申请日: | 202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1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马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11/04 | 分类号: | B60R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靠性 联网 远程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可靠性的物联网远程管理系统,包括控制系统以及与控制系统无线连接的监控装置,所述控制系统可通过无线信号控制监控装置工作以及通过监控装置获取信号数据,所述监控装置包括可伸缩底座以及可枢转安装于底座的摄像装置,所述底座可在伸出状态和缩回状态切换,所述底座包括中部具有空腔的第一壳体、可滑动套设于第一壳体的第二壳体以及可滑动套设于第二壳体的第三壳体。在监控装置设置可伸缩底座,通过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第三壳体的相互配合,控制监控装置在车内的不同高度,且其体积较小,在缩回状态时高度较低,不会影响车内的使用,且适用不同安装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监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可靠性的物联网远程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的信息承载体,它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形成互联互通的网络。
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汽车的安全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公共汽车,其关系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现有的公共汽车都设置有监控装置,通过监控装置与系统终端(如云平台、数据终端)连接,控制监控装置获取所需的信息(图像信息和音频信息),其中图像信息尤为重要,对保护司机人身安全、乘客人身和财产安全尤为重要,是维护法律法规,遵守道德修养的重要依据。但是,现有的监控装置一般不能伸缩移动,无法获得更全面的数据信息。即使有可伸缩的监控装置,其长度和体积都较大,有可能在行驶中遇到损坏,也不能适用于车内各个地方,例如:车中央,因其长度较长,体积较大容易对乘客造成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高可靠性的物联网远程管理系统,旨在系统终端可以控制监控装置伸缩移动,获取更全面的数据信息,同时监控装置的可伸缩结构体积较小,可以适用于车内各个地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高可靠性的物联网远程管理系统,包括控制系统以及与控制系统无线连接的监控装置,所述控制系统可通过无线信号控制监控装置工作以及通过监控装置获取信号数据,所述监控装置包括可伸缩底座以及可枢转安装于底座的摄像装置,所述底座可在伸出状态和缩回状态切换,所述底座包括中部具有空腔的第一壳体、可滑动套设于第一壳体的第二壳体以及可滑动套设于第二壳体的第三壳体,所述摄像装置可枢转安装于所述第三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分别设有用于驱动摄像装置转动、用于驱动第二壳体滑动和用于驱动第三壳体滑动的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处于伸出状态时呈阶梯状,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处于缩回状态时所述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处于第一壳体内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为中部具有空腔的圆柱状腔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高度呈阶梯状上升,三责之间高度差为0.3cm-0.6cm。
进一步地,所述监控装置包括基座以及固定安装于基座的摄像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第一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驱动端与基座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旋转电机以及与旋转电机驱动端相连接的第一滚珠丝杠,所述第二壳体设有与第一滚珠丝杠相配合的第一丝杠螺母,驱动第二旋转电机可带动第二壳体在缩回第一壳体内腔和伸出第一壳体内腔的位置之间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包括第三旋转电机以及与旋转电机驱动端相连接的第一滚珠丝杠,所述第三壳体设有与第二滚珠丝杠相配合的第二丝杠螺母,驱动第三旋转电机可带动第三壳体在缩回第二壳体内腔和伸出第二壳体内腔的位置之间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65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阴极辊在线抛光防擦伤的方法及防擦伤阴极辊的生箔机
- 下一篇:热水器防触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