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神经外科用切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36629.4 | 申请日: | 202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75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赵澎;张亚卓;桂松柏;白吉伟;李储忠;李斌;程建华;聂丁;刘春晖;曹磊;朱海波;程森;王新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205 | 分类号: | A61B17/3205 |
代理公司: | 北京预立生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36 | 代理人: | 李红伟;孟祥斌 |
地址: | 10007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外科 切除 装置 | ||
1.一种神经外科用切除装置,其包括牵引切管(1),以及套接于牵引切管(1)外部的套管(2);其特征在于:牵引切管(1)包括内牵引切管(11)和外牵引切管(12),外牵引切管(12)套接于内牵引切管(11)外部,套管(2)套接于外牵引切管(12)外部,套管(2)与外牵引切管(12)之间活动连接,套管(2)沿外牵引切管(12)纵向运动,外牵引切管(12)和内牵引切管(11)之间活动连接;套管(2)下端左或右任意一侧设置为利于穿刺囊肿部位的尖形形状的开口(21);切刀包括位于内牵引切管(11)下端的第一切刀(13)和外牵引切管(12)下端的第二切刀(14),通过旋转后撤套管(2)释放第一切刀(13)使第一切刀(13)留在囊肿壁内;继续转动后撤套管(2)释放第二切刀(14),使第二切刀(14)留在囊肿壁外;并通过调整内牵引切管和外牵引切管的上端使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紧密贴合;切刀设置为切刀片(15),切刀片(15)围绕着内牵引切管(11)和外牵引切管(12)的横切面均匀分布,以实现对囊肿部位的环形切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外科用切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内牵引切管(11)上下部分设置为等尺寸,外牵引切管(12)的上部分内径和外径尺寸小于下部分内径和外径尺寸,套管(2)的上部分内径尺寸小于下部分内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神经外科用切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内牵引切管(11)的上部分外表面和外牵引切管(12)上部分内表面对应设置螺纹段(3),外牵引切管(12)上部分的外表面和套管(2)上部分的内表面分别对应设置螺纹段(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外科用切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切刀片(15)设置为弧形刀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神经外科用切除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切刀(13)下端设置为与第二切刀(14)底端或套管(2)底端匹配使用的弯形结构(15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外科用切除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切刀(13) 底端固定设置一带有嵌槽(152)的圆环(151),第二切刀(14)底端对应设置有与嵌槽(152)匹配使用的凸起(15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662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TEG性能测试平台及其测试方法
- 下一篇:精准的加建地下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