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催化剂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36765.3 | 申请日: | 202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7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梁良良;周宇凡;马文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良良 |
主分类号: | B01J21/06 | 分类号: | B01J21/06;B01J35/04;B01D53/86;A01N59/16;C02F1/30;C02F1/32;C02F1/50;A01P1/00;B01D53/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催化剂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光催化净化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光催化剂的制备工艺,所述催化剂薄膜包括底膜和包裹片;所述底膜呈圆台型,且底膜的厚度不超过一厘米,底膜的侧壁均匀固定连接有包裹片;所述包裹片的俯视图为三角形,包裹片可以向内收起与底膜形成密封体;所述密封体设置为圆锥形;所述包裹片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挡片;本发明主要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光催化剂在制作成薄膜时自然降温过程较长从而造成制备过程时间长,进而影响制备效率的问题,通过在制备时加入铜粉增强了薄膜的导热性能,从而缩短了薄膜的自然冷却时间,进而提高了薄膜的制备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催化净化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光催化剂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光催化剂即光触媒,是一种以纳米级二氧化钛为代表的具有光催化功能的光半导体材料的总称,它涂布于基材表面,在紫外光及可见光的作用下,产生强烈催化降解功能:能有效地降解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且能有效杀灭水中的多种细菌,并能将细菌或真菌释放出的毒素分解及无害化处理;同时还具备除甲醛、除臭、抗污、净化空气等功能;
其中二氧化钛光催化技术是一种高级氧化分解技术,二氧化钛颗粒表面在吸收紫外光后产生电荷分离,生成具有极强氧化能力的活泼自由基,它的光催化活性就是由这些活泼自由基引起,能够非选择性地氧化分解各类有机污染物,其氧化能力远远高于臭氧和过氧化氢。
目前,常用的光催化剂载体有活性炭毡、活性炭海绵、纸蜂窝、铝蜂窝、泡沫铝、金属丝网等,但是这些载体对于光催化剂的附着力不够强、附着量不够多而且易脱落、使用寿命短,随即造成光催化剂薄膜的使用效果不够理想,同时对水资源进行净化时光催化剂使用困难,且步骤较为繁琐,需要认为控制,极大的增加了使用时的人力消耗。
中国专利申请CN104226287A,公开了一种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薄膜的制备工艺,但是其制备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薄膜的过程中需要自然降温,使得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薄膜的制备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从而使得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薄膜的制备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光催化剂的制备工艺。本发明主要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光催化剂在制作成薄膜时自然降温过程较长从而造成制备过程时间长,进而影响制备效率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光催化剂的制备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金属钛放入玻璃烧杯中,加入过氧化氢水溶液形成混合液,金属钛与过氧化氢的摩尔比为1:7;所述金属钛为颗粒海绵钛;接着将玻璃烧杯置于冰水浴中,冰水浴温度控制在20℃,中速搅拌所述混合液形成中间反应物;
S2:将一定量的氨水倒入带支管和活塞的烧瓶中,将烧瓶置于热水浴中,水浴温度控制在60℃左右,加热使氨挥发形成氨蒸汽,此氨蒸汽通过支管进入中间反应物中,调节中间反应物的pH值至9获得调节后中间反应物,此时金属钛与氨的摩尔比为1:10;接着持续搅拌调节后中间反应物5小时,直到获得透明的黄色络合物水溶液;
S3:将S2中获得的黄色络合物水溶液转移至带支管的烧瓶中,放入60℃的热水浴中,蒸发除去过量的过氧化氢和氨,得到黄色络合物胶体;接着将黄色络合物胶体倒入高压反应釜中,210℃水热反应5小时,获得水性乳液,并将水性乳液倒回玻璃烧杯中,常温下边搅拌边加入无机酸,调节乳液的pH值至5获得酸化后水性乳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良良,未经梁良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67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置囊袋式滴眼液瓶
- 下一篇:一种颜料粉碎搅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