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实现断电刹车功能的制动组件及制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36989.4 | 申请日: | 202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9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何先志;詹仕见;刘江;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飞梭智行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7/12 | 分类号: | B60T7/12;B60T13/7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0 | 代理人: | 陈益思 |
地址: | 214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实现 断电 刹车 功能 制动 组件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实现断电刹车功能的制动组件及制动装置,包括两个动作部件,所述两个动作部件用于在通电时连接为一体,并在两个动作部件之间产生预压力,及用于在断电时释放所述预压力,并驱动两个动作部件相互分离;本制动组件,体积小巧、结构紧凑,便于集成、安装和拆卸,可以实现断电自动刹车功能,且断电刹车的动力来自于两个动作部件连接在一起时所产生的预压力,无需额外的电机进行驱动,从而使得整个制动装置或制动系统只需一个电机即可实现刹车及断电自动刹车功能,有利于简化整个制动装置及制动系统,降低成本,此外,本制动组件,有利于构建自动控制制动系统,尤其适用于个人快速运输系统中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实现断电刹车功能的制动组件及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制动系统是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用于为车辆提供减速和制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制动系统通常包括制动装置(或称为供能装置)、控制装置、传动装置以及制动器,其中,所述制动装置包括供给、调节制动所需能量以及改善传能介质状态的各种部件,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产生制动动作和控制制动效果的各种部件,如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真空助力泵;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将制动能量传输到制动器的各个部件,如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制动总泵(如附图1所示);制动器包括产生阻碍车辆的运动或运动趋势的力(制动力)的部件,如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制动鼓、盘式制动器、定钳盘式制动器以及浮钳盘式制动器等。
现有的制动系统,通常需要电力供应才能正常工作,然而,现有的制动系统,通常不能在断电的情况下实现自动刹车功能,尤其是对于依靠电力运行的火车、动车以及用于个人快速运输系统中的车辆等,存在较大的安全问题,亟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体积小巧、结构紧凑的制动组件,该制动组件设置于制动装置中,可以实现断电自动刹车功能,从而有效提高安全性,有利于构建自动控制制动系统,尤其适用于个人快速运输系统中的车辆。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实现断电刹车功能的制动组件,包括两个动作部件,所述两个动作部件用于在通电时连接为一体,并在两个动作部件之间产生预压力,及用于在断电时释放所述预压力,并驱动两个动作部件相互分离。本方案提供的制动组件,可以设置于现有的制动装置或制动系统的传动机构中,并从制动装置或制动系统供电的线路或电源取电,一方面,可以在通电的情况下使两个动作部件牢牢的连接在一起,并产生预压力,以便同步动作,以便制动装置或制动系统可以正常进行传动;另一方面,可以检测制动装置或系统是/否断电,当自动装置或系统断电时,约束消失,预压力自动释放,并驱动两个动作部件分离,即两个动作部件出现相对运动,以便达到断电传动的功能,从而可以推动制动总泵中的活塞套筒动作,进而改变制动总泵内的制动油的压力,达到自动制动(刹车)的目的;采用这样的结构设计,断电刹车的动力来自于两个动作部件连接在一起时所产生的预压力,无需额外的电机进行驱动,从而使得整个制动装置或制动系统只需一个电机即可实现刹车及断电自动刹车功能,有利于简化整个制动装置及制动系统,降低成本。
为确保断电后,动作部件在预压力的驱动下沿直线运动,进一步的,还包括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用于为动作部件的分离过程导向。确保在断电的情况下,一个动作部件可以相对于另一个动作部件作直线移动,从而直线推动制动总泵中的活塞套筒动作,达到自动刹车目的。
为产生所预压力,进一步的,还包括刹车弹簧,所述刹车弹簧设置于所述两个动作部件之间,用于产生所述预压力。即,在两个动作部件之间设置刹车弹簧,在有电的情况下,两个动作部件连接为一体,并使刹车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从而产生预压力,当断电后,两个动作部件之间的约束消失,刹车弹簧可以自由伸长,从而可以自动预压力,达到自动刹车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飞梭智行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飞梭智行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69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