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综合考虑换热-阻力-经济因素的无干扰地岩热换热器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37373.9 | 申请日: | 2020-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83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佳;王晨;孟令军;李梦杰;米林云;徐方军;马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上海深恒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F24T10/17;G06F11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诚辉律师事务所 11430 | 代理人: | 范盈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综合 考虑 阻力 经济 因素 干扰 换热器 设计 方法 | ||
1.一种综合考虑换热-阻力-经济因素的无干扰地岩热换热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工程实际,确定无干扰地岩热换热器的设计目标参数:最小取热功率Qmin、最大允许压降Δpmax和最大允许投资成本Cmax;
2)建立无干扰地岩热换热器的流动传热模型与经济模型;
3)根据低温循环工质进口温度和浅土层岩土温度确定是否添加保温层;
4)根据工程实际对换热器各部件即内套管、外套管与回填层提出多种备选材料,通过部件间的材料组合,得到多种无干扰地岩热换热器,然后,基于步骤2)构建的流动传热与经济模型,获得各换热器的流动换热特性与经济性,最后,优选出取热功率高、经济性好的一组材料组合作为无干扰地岩热换热器的基准材料;
5)初步设计无干扰地岩热换热器的结构参数:
首先,针对外套管直径D1与钻井深度H初步取值,接着,根据钻孔直径D0、钻井深度H、外套管直径D1、外套管壁厚δ1、内套管直径D2、内套管壁厚δ2、内套管长度Hnei、保温层深度Hbw、岩土温度分布以及内外套管及回填层填料的物性参数,初步计算无干扰地岩热换热器的取热功率Q;
6)判断步骤5)所设计的无干扰地岩热换热器的实际取热功率Q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若Q≥Qmin,满足最低取热功率的设计要求,则进行步骤(7);若Q<Qmin,不满足最低取热功率的设计要求,则保持外套管直径D1不变,将钻井深度H增大a米,通过增大钻井深度的提高无干扰地岩热换热器的实际取热功率,重复步骤6),直至实际取热功率Q符合设计要求;
7)判断所设计的无干扰地岩热换热器的实际流动压降Δp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对由步骤6)确定的无干扰地岩热换热器进行流动过程模拟计算,获得其流动压降Δp,若Δp≤Δpmax,满足最大允许压降Δpmax的设计要求,则进行步骤8);若Δp>Δpmax,不满足要求,则将外套管直径增大b毫米以减小换热器的流动压降,重复步骤7),直至Δp符合设计要求;
8)判断所设计的无干扰地岩热换热器的经济性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计算步骤7)确定的无干扰地岩热换热器的经济特性,获得其实际投资成本C,若C≤Cmax,满足投资成本设计要求,则设计完成;若C>Cmax,不满足要求,则将钻井深度减小c米,同时计算无干扰地岩热换热器的换热特性与经济特性,重复步骤8),直到取热功率Q、流动压降Δp与投资成本C均符合设计要求为止,若钻井深度减小到某一临界深度H0,取热功率恰好满足Q≥Qmin,但在H0-c深度下换热不满足要求Q<Qmin,则选取临界深度H0下的换热器参数为最终设计结果,同时需要增大投资成本到临界深度H0下的投资成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考虑换热-阻力-经济因素的无干扰地岩热换热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保温层是否添加由低温循环工质进口温度和浅土层岩土温度确定:当低温循环工质进口温度低于浅土层岩土温度时,保温层会阻碍浅土层对低温循环工质的换热,此时浅土层不添加保温层,直接使用回填材料或土壤对浅土层进行填充;当低温循环工质进口温度高于浅土层岩土温度时,保温层可有效减小低温循环工质的散热,此时在浅土层添加保温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综合考虑换热-阻力-经济因素的无干扰地岩热换热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7)、8)包括以下过程:
1)采用式(1)、式(2)、式(3)分别计算无干扰地岩热换热器的取热功率Q、流动压降Δp、投资成本C:
Q=qm×cp×(T2-T1) (1)
C=csg×H+cwai×H+cnei×Hnei+cbw×Hbw+cht×(H-Hbw) (3)
2)根据换热器取热功率设计要求,采用式(4)调整换热器取热功率Q
H′=H+a (4)
3)根据换热器流动压降设计要求,采用式(5)调整换热器流动压降Δp
D′1=D1+b (5)
4)根据换热器投资成本设计要求,采用式(6)调整换热器投资成本C
H″=H-c (6)
式中,qm为循环工质质量流量,kg.s-1;cp为循环工质定压比热容,J.kg-1.K-1;T2为取水温度,℃;T1为循环工质进口温度,℃;f1为外套管阻力因子;f2为内套管阻力因子;ReD1为外套管雷诺数;ReD2为内套管雷诺数;L1为外套管长度,m;L2为内套管长度,m;Dh1为外套管等效水力直径,m;Dh2为内套管等效水力直径,m;ρ为密度,kg.m-3;V1为外套管流速,m.s-1;V2为内套管流速,m.s-1;A1为外套管截面积,m2;A2为内套管截面积,m2;H为钻井深度,m;Hnei为内套管长度,m;Hbw为保温层深度,m;csg为单位深度施工成本,元.m-1;cwai为单位长度外套管成本,元.m-1;cnei为单位长度内套管成本,元.m-1;cbw为单位深度保温层成本,元.m-1;cht为单位深度回填层成本,元.m-1;a为钻井深度增加步长,m;b为外套管直径增加步长,mm;c为钻井深度减小步长,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上海深恒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交通大学;上海深恒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737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测量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冰箱内果菜盒的湿度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