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多功能消毒笔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37613.5 | 申请日: | 202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1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程楠;吴惧;尹敏;尹家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B43K29/00 | 分类号: | B43K29/00;B43K29/10;B43K23/08;A61L2/18;A61M35/00;A61L101/34 |
代理公司: | 大连八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26 | 代理人: | 马瑞驹 |
地址: | 11601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多功能 消毒 | ||
本发明涉及书写器具与其他用品的组合领域,具体为集随身酒精消毒、自带消毒点触笔、医用水性笔、手电筒为一体的新型多功能消毒笔,其中酒精喷壶和导管位于上端笔帽中,笔体自上而下装有带笔触头和水性笔,水性笔的墨囊仓内装有可更换墨囊,手电筒位于笔尾,与笔体螺纹连接。本发明可以避免手指与公共场所的易感染部位直接接触,并随时对重点部位进行酒精消毒,并具有形状新颖、加工简便、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抗新型病毒等多种病原体的突出特点,同时减少了护士工作中随身携带的物品种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书写器具与其他用品的组合领域,尤其是多功能消毒笔。
背景技术
面对通过口鼻或近距离接触传播的传染病,有三个地方最危险,第一个危险的地方就是自己的鞋子,因为我们不知道病毒携带者在哪里吐了痰,而您踩上去后通过鞋子就将病毒载体带回了家,那残存的病毒就有可能随时危害家人健康。第二个危险的地方就是电梯,电梯空间小且空气相对不流通,人员流动量大,如果刚刚有人咳嗽或打了喷嚏后离开电梯轿厢,电梯轿厢的四壁就很可能沾有满载病毒的飞沫,此时按电梯按键时人们往往需用隔离纸巾去按以防止接触传染,但是一方面随地丢用后的纸巾,造成纸张的浪费和环境污染,另一方面物业人员在清理时也有造成二次感染的风险。第三个危险的地方就是登记卖口罩的地方,排队时人多密集,并且使用公用笔登记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间接接触,容易造成传染,而且由于这种传播的病毒载量较少,疾病的潜伏时间更长。此外,对于工作一线的医护人员来说,因为工作需要,兜里装了很多东西,除了很多颜色和功能的笔,还有消毒用酒精、胶布、笔记本、小手电等,尽管很多医院科室配置了处置车或输液车,但是仍然无法解决医护人员随身物品过多的问题。而且这些物品在蹲起时容易掉落,造成污染和不必要的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新型多功能消毒笔,既可作为医护人员消毒和查房使用,也可以作为个人病毒防护的一部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新型多功能消毒笔,由笔帽、笔体和笔尾手电筒三部分组成。所述笔帽分为前端笔触帽和其后的水性笔笔帽,笔触帽的前端安装有按压装置和酒精喷嘴,所述按压装置的上部通过一定的角度转动实现酒精喷嘴的启闭,避免酒精挥发笔触帽内部设置有一个带有导管的酒精喷壶,其中导管连接到喷嘴处,酒精喷壶内部可装 75%的消毒用医用酒精,所述酒精喷壶可以从下方拔出以更换或灌注酒精;笔体的前端是笔触头,可以代替手指触碰或按动公共场所的可能被的污染区域;笔触帽与笔体为插拔连接;水性笔笔帽与笔体为内螺纹连接,防止不使用时水性笔的墨水污染衣服,笔体中设置有水性笔墨囊仓和其中的可更换墨囊,水性笔笔帽外侧设有笔别,方便护士携带消毒笔或将其放置于桌面上;笔尾手电筒利用螺旋扣与笔体尾端连接,笔尾手电筒由内部的电池仓、外部的控制开关和笔尾尾端的灯泡组成,所述电池仓内可安装两枚纽扣电池,笔尾外侧设置有控制开关。
优选地,笔体前端的笔尖可以通过笔体外设置的T型短滑槽推出一定距离而方便地拔出,以便更换墨囊。
优选地,所述可更换墨囊可灌注黑、蓝、红三种颜色的墨水中的一种,适应不同场景的使用需要。
优选地,所述笔尾的控制开关根据需要可以设置为按钮或拨动开关。
优选地,所述笔触头为硬质耐磨材料,表明加工出小凹陷,增加笔触头使用时的摩擦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可用于医务人员随身携带,减少用物空间,也可用于群众日常生活基本消毒,并且具有形状新颖、空间紧凑、加工简便、功能实用,安全可靠、照明方便且耗电小,本发明可以用来观察瞳孔反射并方便低光照条件下查房或查找备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酒精喷嘴,2、酒精喷壶,3、笔触头,4、笔触帽,5、水性笔笔帽,6、笔体, 7、水性笔笔帽,8、水性笔墨囊仓,9、手电筒与笔体连接处,10、纽扣电池仓,11、控制开关,12、灯泡,13、笔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未经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76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