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飞行试验数据的弹道重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37660.X | 申请日: | 202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37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朱柏羊;柳青;邱华兵;杨胜江;祝姣;刘超逸;吴嘉梁;田方澍;程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空天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5D1/10 | 分类号: | G05D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飞行 试验 数据 弹道 方法 | ||
1.一种基于飞行试验数据的弹道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道重构方法包括:
获取飞行器根据制导控制策略在实际飞行过程中的实际飞行参数;
根据所述实际飞行参数分别解算所述飞行器的实际受力和实际受力矩以完成所述飞行器的力学特性辨识;
根据所述实际飞行参数分别解算所述飞行器的理论受力和理论受力矩;
根据所述飞行器的所述实际受力和所述理论受力解算所述飞行器受力的天地差异,并根据所述飞行器的所述实际受力矩和所述理论受力矩解算所述飞行器受力矩的天地差异;
根据所述飞行器受力的天地差异和所述飞行器受力矩的天地差异进行弹道重构,并根据所述弹道重构的结果判断所述飞行器是否正确执行所述制导控制策略以及所述力学特性辨识是否正确以验证重构弹道;
其中,根据所述飞行器受力的天地差异和所述飞行器受力矩的天地差异进行弹道重构具体包括:将飞行试验实测数据飞行零点对应状态作为弹道重构的参数初始状态,并将飞行器力学特性天地差异附加到飞行器上,作为弹道重构的附加干扰力和力矩,通过飞行器动力学模型与制导控制算法模型进行六自由度弹道计算,实现弹道重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飞行试验数据的弹道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际飞行参数包括所述飞行器的质量、速度、角速度、纬度、高度、舵偏角和喷管摆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飞行试验数据的弹道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的实际受力根据解算,其中,和分别为所述飞行器的实际受力在弹体系各轴的分量,ax、ay和az分别为根据所述飞行器的所述速度获得的在弹体系各轴的加速度分量,m为所述飞行器的所述质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飞行试验数据的弹道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的实际受力矩根据解算,其中,Mx_r、My_r和Mz_r分别为所述飞行器的实际受力矩在弹体系各轴的分量,Jx、Jy和Jz分别为所述飞行器相对于弹体系各轴的转动惯量,和分别为所述飞行器的所述角速度在弹体系各轴的分量,t为所述飞行器的实际飞行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飞行试验数据的弹道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实际飞行参数解算所述飞行器的理论受力和理论受力矩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飞行器的所述速度解算所述飞行器的马赫数、攻角、侧滑角和动压;
根据所述飞行器的所述纬度和所述高度解算所述飞行器的重力加速度;
根据所述飞行器的所述马赫数、所述攻角、所述侧滑角、所述动压、所述重力加速度、所述质量、所述舵偏角和所述喷管摆角解算所述飞行器的理论受力和理论受力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飞行试验数据的弹道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的马赫数根据解算,其中,Ma为所述飞行器的马赫数,和分别为所述飞行器的所述速度经过风修正后在地理系各轴的分量,T为大气静温。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飞行试验数据的弹道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的攻角和侧滑角根据解算,其中,α为所述飞行器的攻角,β为所述飞行器的侧滑角,和分别为所述飞行器的所述速度经过风修正后在弹体系各轴的分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飞行试验数据的弹道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的动压根据解算,其中,q为所述飞行器的动压,P为大气静压,常数R=287.05287。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飞行试验数据的弹道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的重力加速度根据g=9.7803(1+0.00527sin2B)-0.3086×10-5h解算,其中,g为所述飞行器的重力加速度,B为所述飞行器的纬度,h为所述飞行器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空天技术研究所,未经北京空天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766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除甲醛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聚合物混凝土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