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随机接入信道的ZC序列产生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37942.X | 申请日: | 2015-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5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吴强;郭志恒;刘建琴;刘江华;张雷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4/08 | 分类号: | H04W74/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随机 接入 信道 zc 序列 产生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随机接入信道的ZC序列产生方法和装置。一种随机接入信道的ZC序列产生方法,包括:基站生成通知信令,所述通知信令用于指示用户设备UE使用随机接入集合中的第二限制集合产生随机接入ZC序列;所述基站向所述UE发送所述通知信令,以使所述UE使用所述第二限制集合产生随机接入ZC序列;其中,所述随机接入集合,包括:非限制集合、第一限制集合以及第二限制集合;所述第二限制集合为所述UE的多普勒频移大于或等于第一预定值时,所述UE需要使用的随机接入集合,所述第一预定值大于1倍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子载波间隔。
本申请要求于2014年6月3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PCT/CN2014/079086的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随机接入信道的ZC序列产生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在高速移动的情况下与基站进行通信,UE和基站接收端的信号频率会发生变化,称为多普勒频移fD,且fD=fv/c,其中,f为载波频率,v为移动速度,c为光速。
现有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中,当车速为350km/h,载频为2.6GHz时,对应的多普勒偏移为:其中,843Hz小于一个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子载波间隔(即1.25KHz)。针对高速移动的终端,为了避免多普勒频移引起多个UE随机接入序列之间相互干扰,现有LTE系统做了针对性的设计,且设计的前提都是基于多普勒频移小于1倍的PRACH子载波间隔。但是,随着无线通信的需求的不断增长,当LTE系统在更高工作频率上进行通信时,会出现多普勒频移大于1倍的PRACH子载波间隔小于2倍的PRACH子载波间隔的情况。
但是,现有LTE系统中,当多普勒频移大于1倍的PRACH子载波间隔小于2倍的PRACH子载波间隔时,存在多个UE随机接入序列之间互相干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随机接入信道的ZC序列产生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随机接入信道的ZC序列产生方法,包括:
基站生成通知信令,所述通知信令用于指示用户设备UE使用随机接入集合中的第二限制集合产生随机接入ZC序列;
所述基站向所述UE发送所述通知信令,以使所述UE使用所述第二限制集合产生随机接入ZC序列;
其中,所述随机接入集合,包括:非限制集合、第一限制集合以及第二限制集合;
所述第二限制集合为所述UE的多普勒频移大于或等于第一预定值时,所述UE需要使用的随机接入集合,所述第一预定值大于1倍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子载波间隔。
本发明实施例又提供一种随机接入信道的ZC序列产生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UE接收来自基站的通知信令,所述通知信令用于指示所述UE使用随机接入集合中的第二限制集合产生随机接入ZC序列;
所述UE根据所述第二限制集合产生随机接入ZC序列;
其中,所述随机接入集合,包括:非限制集合、第一限制集合以及第二限制集合;所述第二限制集合为所述UE的多普勒频移大于或等于第一预定值时,所述UE需要使用的随机接入集合;所述第一预定值大于1倍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子载波间隔。
本发明实施例又提供一种随机接入信道的ZC序列产生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79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业务功能注册机制和能力索引编制
- 下一篇:一种内容传输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