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矿机电运输传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38213.6 | 申请日: | 2020-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0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杨强;王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强 |
主分类号: | B65G47/16 | 分类号: | B65G47/16;B65G47/82;B65G21/20;B02C19/00;B08B15/00 |
代理公司: | 山东公允律师事务所 37261 | 代理人: | 纪华 |
地址: | 271400 山东省泰安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机电 运输 传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机电运输传动装置,包括安装架,在安装架上水平设置有传输带,在传输带左侧设有驱动传输带运行的第一驱动电机,在传输带左侧的正上方设有煤矿安放台,在煤矿安放台左侧设有推动煤矿安放台上的煤矿往传输带移动的第一推动气缸,在安装架左侧前端设有煤矿临时安放台,在煤矿临时安放台前端设有推动煤矿临时安放台上的煤矿往煤矿安放台移动的两个第二推动气缸,在安装架右侧相对于传输带的前端设有第一挡板,在安装架右侧相对于传输带的后端设与第一挡板对向设置的抽吸口,抽吸口连接有位于安装架左侧后端的大吸尘器,在安装架右侧的传输带上方设有粉碎机构。本结构实现自动粉碎、自动吸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矿传输的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煤矿机电运输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煤矿机电设备是煤矿运行的基础设备,在煤矿采集和生产过程中,需大量运行煤矿机械设备,电器设备和机电设备,其主要包括提升设备,通风设备,压风设备,排水设备,采掘设备,运输设备等,而煤矿的运输传动设备至关重要,其关系到煤矿运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现有的煤矿运输传动装置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在传动的过程中缺乏对煤矿设备表面残留的煤炭颗粒以及灰尘的清理,在运输后大量的颗粒残留在传动装置上,会影响传动装置的运输,导致传动装置卡住;2、通往无法对运输的煤矿进行粉碎,需要后期进行粉碎导致后期工作效率低。因此设计一种煤矿机电运输传动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煤矿机电运输传动装置,以实现能够对煤矿在运输过程中自动粉碎、自动吸尘的优点。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煤矿机电运输传动装置,包括安装架,在安装架上水平设置有传输带,在传输带的左侧设有驱动传输带运行的第一驱动电机,在传输带的左侧的正上方设有固定在安装架左侧的煤矿安放台,在煤矿安放台的左侧设有推动煤矿安放台上的煤矿往传输带移动的第一推动气缸,在第一推动气缸的输出连接有下表面高于煤矿安放台上表面的第一推板,在安装架左侧的前端设有煤矿临时安放台,所述的煤矿临时安放台与煤矿安放台齐平设置,在煤矿临时安放台的前端设有推动煤矿临时安放台上的煤矿往煤矿安放台移动的两个第二推动气缸,且两个第二推动气缸对称设置,在安装架右侧相对于传输带的前端设有第一挡板,在安装架右侧相对于传输带的后端设与第一挡板对向设置的抽吸口,所述抽吸口连接有位于安装架左侧后端的大吸尘器,在安装架右侧的传输带上方设有粉碎机构,所述粉碎机构包括粉碎架,在粉碎架的下方设有左右滑动连接在粉碎架上的固定架,在粉碎架的左侧设有驱动固定架左右移动的第三推动气缸,在固定架的下方设有横板,在横板的后端设有第四气缸,所述第四气缸的输出连接有能够在横板上前后移动的电机支架,在电机支架的下方固定有第二电机,在第二电机的输出连接有粉碎头。
进一步,为了提高吸灰效果,所述的抽吸口的截面为漏斗状,且抽吸口的大开口朝向传输带的表面,且所述抽吸口的长度与传输带的长度一致。
进一步,为了方便移动,在安装架的底部四周设有滑轮。
进一步,所述的安装架为水平放置的T型状。
进一步,为了实现自动化,在安装架右端相对于粉碎架下方的左右均设有一个煤矿感应器,在安装架侧边设有与煤矿感应器电连接的控制器,在粉碎架下方设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煤矿高度检测器和煤矿宽度检测器,所述的控制器与第三推动气缸、第四气缸以及第二电机电连接。
进一步,为了提高吸灰效果,在粉碎架的下表面前后均设有一块透明挡尘板,在粉碎架上设有小吸尘器,所述小吸尘器的吸尘口贯穿粉碎架后置于粉碎架下表面。
进一步,实现后期自动清洗,在安装架的右端设有水流通道,所述水流通道与安装架左侧的集水箱连接,在粉碎架的上表面拆卸连接有高压喷头,高压喷头的另一端设有连接水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强,未经杨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82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