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印染废水多极化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39270.6 | 申请日: | 2020-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0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冯露晨;陈海涛;杨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露晨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01 浙江省台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染 废水 多极化 处理 工艺 | ||
1.一种印染废水多极化处理工艺,其使用了印染废水多极化处理设备,该印染废水多极化处理设备包括工作台(1)、沉淀装置(2)、过滤装置(3)与反应装置(4),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印染废水多极化处理设备对废水进行处理时的具体方法如下:
S1、通入废水:将废水通入沉淀装置(2);
S2、排出沉淀:将经过S1初次反应后产生的沉淀物排出沉淀装置(2);
S3、过滤废水:将经过S2排出沉淀物后的废水通入过滤装置(3)进行过滤处理;
S4、处理废水:将经过S3过滤后的废水通入反应装置(4)进行化学反应;
S5、排出废水:将经过S4反应后的废水分别通入不同的收集处。
工作台(1)左侧上端面安装有沉淀装置(2),沉淀装置(2)右端安装有过滤装置(3),过滤装置(3)右端安装有反应装置(4);
所述沉淀装置(2)包括外壳一(21)、入水管(22)、电动伸缩杆一(23)、压板(24)、水泵(25)与挡板(26),工作台(1)左侧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外壳一(21),外壳一(21)左侧上端安装有入水管(22),外壳一(21)前后两侧对称安装有电动伸缩杆一(23),电动伸缩杆上端固定安装有压板(24),外壳一(21)左侧均匀安装有水泵(25),外壳一(21)右侧固定安装有挡板(26);
所述反应装置(4)包括外壳二(41)、滑轨(42)、定位板(43)、电机(44)、簧片架(45)与输出管(46),挡板(26)右侧固定安装有外壳二(41),外壳二(41)前后内表面对称均匀开设有矩形凹槽,矩形凹槽内固定安装有滑轨(42),滑轨(42)内以滑动配合的方式与定位板(43)相连接,定位板(43)中部通过电机(44)座固定安装有电机(44),电机(44)下端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安装有簧片架(45),外壳二(41)前后两侧对称均匀安装有输出管(46);
所述挡板(26)包括过滤板二(261)、挡片(262)、电动伸缩杆二(263)、矩形板(264)与轻质簧片(265),外壳一(21)右侧固定安装有过滤板二(261),过滤板二(261)右端安装有挡片(262),挡片(262)下端安装有电动伸缩杆二(263),电动伸缩杆二(263)的开关按钮处于橡胶弹簧(244)下端,挡片(262)右端安装有矩形板(264),矩形板(264)上均匀开设有圆柱孔,圆柱孔右侧安装有轻质弹簧(4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染废水多极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3)包括外壳三(31)、环形管(32)与过滤圆板(33),外壳一(21)右端安装有外壳三(31),外壳三(31)左侧右端面固定与环形管(32)左端相连接,环形管(32)内均匀安装有过滤圆板(33),环形管(32)右端固定与外壳三(31)右侧左端面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染废水多极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一(21)包括矩形框架(211)、矩形轨道(212)、气垫(213)与清洁板(214),工作台(1)左侧上端面安装有矩形框架(211),矩形框架(211)下端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矩形板,矩形框架(211)前后两端均匀对称开设有矩形轨道(212),矩形轨道(212)内侧安装有气垫(213),矩形框架(211)下端安装有清洁板(2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染废水多极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24)包括过滤板一(241)、橡胶条(242)、滚轮(243)与橡胶弹簧(244),电动伸缩杆一(23)上端固定安装有过滤板一(241),过滤板一(241)左右两侧安装有橡胶条(242),过滤板一(241)左右两侧均匀安装有滚轮(243),过滤板一(241)下端安装有橡胶弹簧(24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染废水多极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二(41)上均匀对称设置有圆管,圆管内表面光滑且涂有耐腐蚀的涂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露晨,未经冯露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927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