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桥梁的上限位活动球型支座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39398.2 | 申请日: | 2020-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6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严爱国;文望青;王德志;杨得旺;宋建平;顾海龙;韩家山;朱海;王新国;崔苗苗;章开东;曾甲华;段鈜;杨卫锋;张永兆;夏正春;胡方杰;沈哲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洛阳双瑞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黄景辉;张颖玲 |
地址: | 43006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桥梁 限位 活动 支座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桥梁的上限位活动球型支座,包括:上座板、下座板、球冠和两个限位调节装置;球冠设置在上座板和下座板之间,且与上座板和下座板滑动连接;两个限位调节装置设置在上座板上,沿上限位活动球型支座的纵向,两个限位调节装置位于球冠的两侧;限位调节装置能够沿上限位活动球型支座的纵向调节两个限位调节装置之间的距离,以限制上座板沿上限位活动球型支座的纵向相对于下座板滑动的最大距离。当在桥梁上设置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上限位活动球型支座之后,可以减少使用钢轨伸缩调节器,由此,可以减小设置钢轨伸缩调节器对高速铁路桥梁的建设带来的不利影响,不仅降低了桥梁的建设成本,还降低了桥梁设计、施工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支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桥梁的上限位活动球型支座。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工程的建设,跨江、跨河以及跨越各种道路的桥梁越来越多,尤其在我国南方地区,道路及水系发达,中、大跨度连续梁桥较多,在工程建设时,连续体系梁桥通常采用普通的纵向约束体系,即在桥梁的一个主墩处设置纵向固定支座,在其余桥墩处设置纵向活动支座,以满足温度伸缩及梁体受力的要求。而对于一些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来说,由于其温度跨度较大,所以,当采用上述普通的纵向约束体系之后,还必须在梁端设置数量较多的的钢轨伸缩调节器,以减小钢轨与桥梁间的相对位移。
但是,设置数量较多的钢轨伸缩调节器将影响轨道结构的平顺性和行车的舒适性,且养护维修工作量大。同时,钢轨伸缩调节器通常要求设置在直线路段,不仅会对高速铁路的选线和桥梁设计带来较大困难,还严重限制了高速铁路桥梁的跨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的上限位活动球型支座,以解决相关技术中,设置数量较多的钢轨伸缩调节器会对高速铁路桥梁的建设带来不利影响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桥梁的上限位活动球型支座,包括:
上座板;
下座板;
设置在所述上座板和所述下座板之间的球冠,所述球冠的一侧与所述上座板滑动连接,所述球冠远离所述上座板的一侧与所述下座板滑动连接;
设置在所述上座板上的两个限位调节装置,沿所述上限位活动球型支座的纵向,两个所述限位调节装置位于所述球冠的两侧;所述限位调节装置能够沿所述上限位活动球型支座的纵向调节两个所述限位调节装置之间的距离,以限制所述上座板沿所述上限位活动球型支座的纵向相对于所述下座板滑动的最大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调节装置包括第一限位板、传力板和调节垫片;
所述第一限位板与所述上座板固定连接;
所述传力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板靠近所述球冠的一侧,且能沿所述上限位活动球型支座的纵向相对于所述第一限位板运动;
所述调节垫片选择性地夹设在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传力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一调节螺栓和调节螺母,所述传力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限位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
所述第一调节螺栓包括第一杆部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杆部一端的第一头部,所述第一杆部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头部与所述传力板抵接;
夹设在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传力板之间的所述调节垫片穿设在所述第一杆部上;
所述调节螺母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板远离所述传力板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杆部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垫片上设置有锁止槽,所述锁止槽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调节垫片的边缘,以在所述调节垫片的边缘形成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洛阳双瑞特种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洛阳双瑞特种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93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