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于设定温度运行的空调控制方法及空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39453.8 | 申请日: | 201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67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天;崔松林;李晓群;张梓航;汤盛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64 | 分类号: | F24F11/64;F24F11/65;F24F11/52;F24F11/86;F24F11/77;F24F110/10;F24F110/30;F24F140/2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刘丰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于 设定 温度 运行 空调 控制 方法 空调器 | ||
1.一种空调器制冷模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进入冻制冷模式;
忽略室内环境感温包的检测数据,即使检测到的室内温度降低至设定温度最低值,也不会降低压缩机工作频率或停机;
检测室内环境感温包检测到的室内温度与室内机铜管表面温度感温包检测到的铜管表面温度之间的温差,即室内温度-铜管表面温度;
判断上述温差是否≤1℃,若室内温度-铜管表面温度>1℃,则按照寒制冷模式运行;若室内温度-铜管表面温度≤1℃,则风机风速自动以最低风挡运行,压缩机的工作频率自动以最高频率运行;
所述按照寒制冷模式运行包括:
进入寒制冷模式;
设定温度自动调整到设定温度最低值,风机风速自动以最高风速运行;
忽略室内环境感温包的检测数据,即使检测到的室内温度降低至设定温度最低值,也不会降低压缩机工作频率或停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空调器进入冻制冷模式的方法为:
在按照寒制冷模式运行时,每次接收到下调设定温度的请求均开始计时,并记录开始计时后接收到下调设定温度的请求的次数;
当在计时t2时间内接收到下调设定温度的请求的次数大于等于五次时,进入冻制冷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空调进入冻制冷模式的方法为:
设定温度被调整为冻制冷模式启动温度,则进入冻制冷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冻制冷模式启动温度的设定步骤为:
在冻制冷模式下,显示器显示室内温度;
接收到将显示的室内温度保存为冻制冷模式启动温度的请求,并将显示的室内温度保存为冻制冷模式启动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冻制冷模式启动温度可设定一个或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制冷模式控制方法还包括:
若因设定温度被调整为冻制冷模式启动温度,而进入冻制冷模式,则当室内温度降低到冻制冷模式启动温度时,空调调整风机风速和压缩机频率,不再使室内温度降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入寒制冷模式的方法为:
当设定温度被下调到设定温度最低值后,每次接收到下调设定温度的请求均开始计时,并记录开始计时后接收到下调设定温度的请求的次数;
当在计时t1时间内接收到下调设定温度的请求的次数大于等于五次时,判断风机风速是否为最高风速,若风机风速不是最高风速,则仍按照原状态运行;若风机风速是最高风速,则进入寒制冷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空调进入寒制冷模式的方法为:
设定温度被调整为寒制冷模式启动温度,进入寒制冷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寒制冷模式启动温度的设定步骤为:
在寒制冷模式下,显示器显示室内温度;
接收到将显示的室内温度保存为寒制冷模式启动温度的请求,并将显示的室内温度保存为寒制冷模式启动温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寒制冷模式启动温度可设定一个或多个。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制冷模式控制方法还包括:
若因设定温度被调整为寒制冷模式启动温度,而进入寒制冷模式,则当室内温度降低到寒制冷模式启动温度时,空调调整风机风速和压缩机频率,不再使室内温度降低。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制冷模式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寒制冷模式下,接收用户调整风机风速的请求,并根据请求调整风机风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945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