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发动机启停时振动的灵敏度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39666.0 | 申请日: | 2020-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0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王道勇;唐国源;李纪雄;蒋勉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G06F30/15;G06F30/20;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谢泳祥 |
地址: | 52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发动机 启停时 振动 灵敏度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车发动机启停时振动的灵敏度分析方法,通过计算了悬置刚度和位置对发动机启停时的发动机冲击度、发动机X向加速度、发动机俯仰方向加速度、悬置X向的动反力和悬置主动端的振动剂量值VDV的贡献值,识别出对发动机冲击度、发动机X向加速度、发动机俯仰方向加速度、悬置X向的动反力和悬置主动端的振动剂量值VDV影响较大的悬置刚度参数和位置参数,这是一种高效率、快速、经济的分析方法,使设计者可以更好地调整悬置系统的刚度和位置以减小发动机启停时的振动,进而改善车辆乘坐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汽车发动机启停时振动的灵敏度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能够有效的隔离动力总成传递到车内的振动和噪声,改善车辆乘坐舒适性。目前悬置系统的线性段设计只考虑了发动机怠速工况,没有考虑发动机启停工况。而发动机启停时的振动对汽车的振动、噪声和声振粗糙度有重要影响。悬置线性段设计对汽车舒适性有重要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率、快速、经济的汽车发动机启停时振动的灵敏度分析方法,使设计者可以更好地调整悬置的刚度和位置以减小发动机启停时的振动,进而改善车辆乘坐舒适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汽车发动机启停时振动的灵敏度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动力总成横置、前轮驱动的动力总成三点悬置系统的6自由度模型;
步骤2:选择发动机启停时的发动机冲击度、发动机X向加速度、发动机俯仰方向加速度、悬置X向的动反力和悬置主动端的振动剂量值VDV作为评价指标;
步骤3:建立悬置系统刚度矩阵和质量矩阵;
步骤4:通过公式求出发动机启停时发动机的冲击度、X向加速度和俯仰方向加速度,计算得到发动机启停时悬置X向的动反力和悬置主动端的振动剂量值VDV;
步骤5:根据正交表的选用原则,取正交表L12(211)的前9 列用于分析9个刚度对发动机冲击度、发动机X向加速度、发动机俯仰方向加速度、悬置X向的动反力和悬置主动端的振动剂量值 VDV的影响;
步骤6:取每个刚度参数的变化的变化量为±15%,则得到其名义值的的水平表;
步骤7:根据正交试验表分别计算出刚度变化的9因素2水平的 12次正交实验运算结果,再根据其运算结果计算出悬置刚度变化引起发动机冲击度、发动机X向加速度、发动机俯仰方向加速度、悬置X向的动反力和悬置主动端的振动剂量值VDV变化的平均值;
步骤8:根据发动机冲击度的正交实验运算结果,通过公式计算得出悬置刚度变化对发动机冲击度、X向加速度和俯仰方向加速度的贡献率;
步骤9:根据悬置X向的动反力的正交实验运算结果,通过公式计算得出悬置刚度变化对三个悬置X向的动反力的贡献率;
步骤10:根据悬置主动端的振动剂量值VDV的正交实验运算结果,通过公式计算得出悬置刚度变化对三个悬置主动端的振动剂量值 VDV的贡献率;
步骤11:建立悬置系统位置矩阵,再根据步骤4至步骤10的运算分析得到得到位置变化对发动机冲击度、发动机X向加速度、发动机俯仰方向加速度、悬置X向的动反力和悬置主动端的振动剂量值VDV的贡献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2中,所述评价指标在发动机启停时间内为变化量,在上述灵敏度分析步骤中,计算得到的评价指标数据选取在发动机启停时间内的最大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未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96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维码扫描登录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信息提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