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控制方法、电动汽车及计算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39750.2 | 申请日: | 2020-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17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发明(设计)人: | 陈起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8/12 | 分类号: | B60L58/12;B60L58/13;B60L53/00;B60L53/14;B60L58/26;B60L58/27 |
代理公司: | 深圳国新南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4 | 代理人: | 周雷 |
地址: | 51064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智能 充电 控制 方法 计算机 装置 | ||
1.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汽车包括至少两种充电模式,所述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步骤,获取选择充电模式或默认充电模式的指令;及
充电控制步骤,采用所述选择充电模式的指令对应的一种充电模式或所述默认充电模式的指令对应的一种充电模式对所述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进行充电;
所述充电模式包括超级充电模式,所述超级充电模式包括第一恒流充电方式及第一恒压充电方式,当所述动力电池SOC为第一荷电值且所述动力电池的单体电压小于第一预设电压值前采用所述第一恒流充电方式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充电,当所述动力电池的单体电压达到所述第一预设电压值后采用所述第一恒压充电方式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充电直到所述动力电池的单体电压达到第二预设电压值;
在所述第一恒压充电方式下,通过判断所述动力电池的单体电压达到所述第一预设电压值后的预设时间内升高或降低的值是否达到预设阈值来对应调整对所述动力电池的当前充电电流降低或升高的值;
在所述第一恒流充电方式下,检测充电插座的温度、当所述充电插座的温度大于等于第一温度值时控制所述第一恒流充电方式下的充电电流小于第一预设电流值、及当所述充电插座的温度小于所述第一温度值时控制所述第一恒流充电方式下的充电电流等于所述第一预设电流值;
所述电动汽车包括健康充电模式,所述健康充电模式包括第三恒流充电方式、第四恒流充电方式及第三恒压充电方式,在所述健康充电模式下,当所述动力电池SOC为第二荷电值且所述动力电池的单体电压小于第四预设电压值时采用所述第三恒流充电方式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充电,所述第二荷电值小于所述第一荷电值,当所述动力电池的单体电压大于或等于所述第四预设电压值且小于所述第一预设电压值前采用所述第四恒流充电方式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充电,当所述动力电池的单体电压达到所述第一预设电压值后采用所述第三恒压充电方式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充电直到所述动力电池的单体电压达到第二预设电压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恒压充电方式下,所述预设时间包括均为连续时间段的第一预设时间段与第二预设时间段,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起点相同且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长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对应的预设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对应的预设阈值,且所述预设阈值越大,对所述动力电池的充电电流降低或升高的值越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恒压充电方式下,所述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所述动力电池的单体电压达到所述第一预设电压值且小于第三预设电压值的持续时间是否超过第一时间段,所述第三预设电压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电压值且小于所述第二预设电压值,若是,则将所述动力电池的充电电流减小;
判断所述动力电池的单体电压达到所述第一预设电压值且小于第三预设电压值的持续时间是否超过第二时间段,所述第二时间段长于所述第一时间段,若是,则控制所述动力电池的充电电流为第一电流值;
判断所述动力电池的单体电压达到所述第三预设电压值且小于所述第二预设电压值的持续时间是否超过第三时间段,若是,则控制所述动力电池的充电电流为第二电流值,所述第二电流值小于所述第一电流值;
判断所述动力电池的单体电压是否 达到所述第二预设电压值,若是,则停止充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汽车还包括普通充电模式,所述普通充电模式均包括第二恒流充电方式及第二恒压充电方式,在所述普通充电模式下,当所述动力电池SOC为所述第一荷电值且所述动力电池的单体电压小于第一预设电压值前采用第二恒流充电方式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充电,当所述动力电池的单体电压达到所述第一预设电压值后采用所述第二恒压充电方式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充电直到所述动力电池的单体电压达到第二预设电压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975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