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甲维盐和氯虫苯甲酰胺复配杀虫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39861.3 | 申请日: | 2020-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6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余徳勉;陈恒坚;王陈杰;王丹斌;张常庆;曹俊丽;宋怀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悦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悦联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25/04 | 分类号: | A01N25/04;A01N43/56;A01N43/90;A01P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微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3 | 代理人: | 李萍 |
地址: | 2015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维盐 氯虫苯 甲酰胺 杀虫 组合 | ||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含有甲维盐和氯虫苯甲酰胺的杀虫组合物。该组合物中所述甲维盐与氯虫苯甲酰胺的重量比例为2:1~1:4;所述复配杀虫组合物的制备原料还包括烷氧基化牛油醇。本发明中的甲维盐和氯虫苯甲酰胺复配杀虫组合物具有很好的配伍效果,对水稻二化螟等虫类具有很高的抑制和灭杀效果。同时还具有很高的分散稳定性、高温、低温稳定性,以及好的防治效果,适合在各种环境中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含有甲维盐和氯虫苯甲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背景技术
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Walker)属鳞翅目,螟蛾科,是我国水稻上危害最为严重的常发性害虫之一,蛀食水稻茎部,为害分蘖期水稻,造成枯鞘和枯心苗;为害孕穗、抽穗期水稻,造成枯孕穗和白穗;危害乳熟期水稻,造成半枯穗和虫伤株。
氯虫苯甲酰胺化学名称为3-溴-N-{4-氯-2-甲基-6-[(甲氨基)羰基]苯基}-1-(3-氯-2-吡啶基)-1H-吡唑-5-酰胺。氯虫苯甲酰胺是一种全新的高效低毒杀虫剂,杀虫机理与传统的杀虫剂不同。氯虫苯甲酰胺能高效激活昆虫的鱼尼丁(肌肉)受体,使其过度释放细胞内钙库中的钙离子,导致昆虫瘫痪死亡。氯虫苯甲酰胺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表现出高效、广谱、持效和作用机理新颖等特点,可用于防治多种鳞翅目害虫,其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当前生产中使用的其他商品化杀虫剂品种,对其他杀虫剂不存在交互抗性,且对天敌昆虫安全,可用于害虫的综合治理和抗性治理,用于防治蔬菜、甜菜、棉花等作物的多种害虫,如甜菜夜蛾、甘蓝夜蛾、小菜蛾、菜粉蝶、棉铃虫、红铃虫等,对各龄期幼虫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甲维盐的全称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是农用抗生素阿维菌素B1结构修饰产物,其主要作用方式是胃毒作用,有一定的触杀作用。作用机理是增强神经递质如谷氨酸盐和γ-氨基丁酸的作用,从而使大量的氯离子进入神经细胞,使细胞功能丧失,扰乱神经传导,幼虫在接触药剂后很快停止取食,发生不可逆转的麻痹。药剂可以渗透到目标作物的表皮,形成一个有效的贮存层,有长期的药效。同时由于用量小,易降解,因而对环境无污染、无残留。研究试验表明甲维盐在非常低的剂量下具有良好的效果,而且在防治害虫的过程中对益虫没有伤害,对作物高度安全。甲维盐是一种高效、高选择、绿色、环保型、生物源杀虫剂。
然而,甲维盐的速效性较好,易光解,持效性差。而长期使用氯虫苯甲酰胺容易造成害虫对药物产生抗性,影响药物的防治效果。此外,申请人经过研究发现实验室复配得到的药物组合物在田间试验过程中所得的效果并不一致,这可能由于药物的具体剂型,施药过程和施药后的稳定性,对施药环境的敏感性等因素有关,申请人结合上述多种因素,研发出了一款具有高稳定性、对水稻二化螟具有高效防治效果的甲维盐和氯虫苯甲酰胺复配杀虫组合物。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甲维盐和氯虫苯甲酰胺复配杀虫组合物,所述甲维盐与氯虫苯甲酰胺的重量比例为2:1~1:4;所述复配杀虫组合物的制备原料还包括烷氧基化牛油醇。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烷氧基化牛油醇的用量至少占所述甲维盐重量的60wt%。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复配杀虫组合物的剂型包括可分散油悬浮剂、种衣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制备原料还包括1~10wt%润湿分散剂,0.5~5wt%增稠剂,1~6wt%防冻剂,余量分散介质;
该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按原料组分配比将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烷氧基化牛油醇、润湿分散剂经过高速剪切,混合分散,并在机械能作用下研磨药物,使其剪切打碎成粒径小于5微米,然后加入增稠剂、防冻剂和分散介质加入高剪切分散剂机中,剪切混合得到所述可分散油悬浮剂。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复配杀虫组合物的制备原料包括异山梨醇衍生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悦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悦联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悦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悦联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98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