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单手操作的便携式海水淡化机及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40660.5 | 申请日: | 2020-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87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宋代旺;王海涛;王禹斌;赵如娟;赵方晓;邱冠华;张尊良;王生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天津市蓝十字膜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4 | 分类号: | C02F1/44;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许爱文 |
地址: | 30019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单手 操作 便携式 海水 淡化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海水淡化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单手操作的便携式海水淡化机及工作方法。该淡化机包括供水端、过滤端及能量回收端;供水端和能量回收端通过连接端盖连接为一体;过滤端与供水端连接以接受高压海水进行过滤,过滤端与能量回收端连接以将过滤剩余的浓海水进行回收;能量回收端与供水端连接以将浓海水的回收并助推供水;低压浓海水返回能量回收端并排出;供水端包括外壳一及沿轴向设在外壳一内的手压泵;能量回收端包括沿轴向设在外壳二内的换向阀;供水端与能量回收端可通过单手紧握或松开进行旋转,从而助推手压泵及换向阀的伸缩。本发明体积小巧便于携带,可以解决海上人员水源短缺及双手操作不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水淡化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单手操作的便携式海水淡化机及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小型的净水设备主要分为净水机和淡化机;净水机多采用超滤、微滤、低压反渗透、正渗透等工艺制成,该装置可过滤污染水体中的细菌、微生物及部分有毒有害物质,但无法通过分离水中的无机盐将海水淡化为可饮用的淡水。因此,将海水制备为可饮用淡水,仅能依靠海水淡化机实现,但大型海水淡化装置大多依赖常规能源,需要有稳定的能源供应和长期的场地,对于远离大陆能源缺乏的海岛、电力供应有限的船舶、海上平台、海上应急救援、野外求生、科学考察以及其他具有短期少量海水淡化需求的特殊场合,大型海水淡化装置就不适用,能耗低、应用灵活的小型海水淡化装置在这些场合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专利CN201220240657.1公开了一种具有能量回收功能的人力驱动海水淡化器:该淡化器包括手驱能量回收活塞泵、反渗透膜组件、取水过滤器、手柄、淡水产水管、取水管、浓水排放管、四通式阀,其中,所述的手柄、手驱能量回收活塞泵和反渗透膜组件依次连接,所述的四通式阀设置在手驱能量回收活塞泵内,所述的浓水排放管与所述的四通式阀相连,所述的取水管与所述的手驱能量回收活塞泵的活塞腔相连通,淡水产水管与所述的反渗透膜组件相连接,所述的取水过滤器与所述的取水管的进水端口相连接。
而海上作业人员普遍反应该种淡化器必须使用双手进行操作,才能带动活塞进行海水过滤;但是船只在海上往往随着海浪有不同程度的颠簸,作业人员在船上作业时站立不稳,操作非常不便。因此如何使人员单手操作淡化机,以便另一只手可以扶住船体,对于作业效率和人员安全来说非常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体积小巧的、可单手操作的便携式海水淡化机及工作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单手操作的便携式海水淡化机,包括供海水进入的供水端、产出淡水的过滤端及回收浓海水的能量回收端;所述供水端和能量回收端通过连接端盖连接为一体;所述过滤端与供水端连接以接受高压海水进行过滤,过滤端与能量回收端连接以将过滤剩余的浓海水进行回收;所述能量回收端与供水端连接以将浓海水的回收并助推供水;低压浓海水返回能量回收端并排出;
所述供水端包括外壳一及沿轴向设在外壳一内的手压泵;所述能量回收端包括沿轴向设在外壳二内的换向阀;所述手压泵的活塞杆末端与连接端盖转动连接;所述换向阀的阀杆末端通过连接件与连接端盖转动连接;所述供水端与能量回收端可通过单手紧握或松开进行旋转,从而助推手压泵及换向阀的伸缩。
进一步,所述供水端包括设在外壳一内的海水加压腔;所述手压泵的泵体设在所述海水加压腔内,并将该腔体分为活塞前腔和活塞后腔;手压泵的活塞前腔设有相互独立的海水进水口和高压出水口;所述高压出水口通过高压出水管与所述过滤端连通;手压泵的活塞后腔通过浓水管与能量回收端连通。
进一步,所述能量回收端包括设在外壳二内的浓水收集腔;所述换向阀的阀体设在浓水收集腔内通过阀杆的移动实现浓水进出换向;浓水收集腔靠近连接端盖的一端与所述浓水管连通,另一侧设有连接过滤端的浓水回水口;所述浓水回水口通过设在阀体内的流道将过滤端排出的浓水输送到浓水管内;所述外壳二还包括排出低压浓水的低压浓水排出口;所述低压浓水排出口与所述浓水收集腔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天津市蓝十字膜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天津市蓝十字膜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06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氢能源汽车的氢气瓶存放装置
- 下一篇:一种RH真空槽浸渍管喷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