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马铃薯淀粉渣为原料的复配粘结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40726.0 | 申请日: | 2020-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63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闫龙;刘倩倩;王玉飞;李健;陈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榆林学院 |
主分类号: | C10L5/14 | 分类号: | C10L5/14;C10B53/04 |
代理公司: | 青岛润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27 | 代理人: | 赵以芳 |
地址: | 71900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铃薯 淀粉 原料 粘结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马铃薯淀粉渣为原料的复配粘结剂的制备方法,涉及粘结剂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向马铃薯淀粉渣中加入氢氧化钠,加水后加热搅拌得糊化液;向该糊化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搅拌;加入硼砂溶液搅拌;再加入聚丙烯酰胺与氯化镁的预混溶液搅拌,即可得该复配粘结剂;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粉煤成型干馏制备兰炭的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马铃薯淀粉渣中的淀粉经过氢氧化钠糊化后,在过氧化氢、硼砂等作用下能提高粘结性,大量的纤维素类可将煤粉有机连接在一起;果胶具有良好的乳化、增稠、稳定、凝胶作用,可提高粘结剂的稳定性;采用该粘结剂制得的型煤强度、兰炭强度均较高;原料廉价易得,制备工艺简单,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粘结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马铃薯淀粉渣为原料的复配粘结剂、制备方法及其在粉煤成型干馏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型煤是常见的粉煤利用方式之一,型煤技术为解决粉煤利用与直接燃烧散煤造成的污染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粉煤成型干馏是在型煤制备后,对其一定温度下干馏制备兰炭的过程。由于粘结剂的成本过高,一些组分在一定温度下容易分解,导致难以工业化利用,因此,寻找价格低、来源广、环保型原料就显得尤为关键。
目前,向粉煤中加入无机物质,增加灰分太多,加焦油来制备型煤,焦油存在粘度大混匀困难的问题,往往需增加专用设备,且成本较高,对环境的污染较大,因此,开发价格低廉、环境友好的新型粘合剂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中国专利201210195968.5公开了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的型煤粘合剂及其制备和应用,型煤粘合剂采用的原料配比为:马铃薯淀粉18~22%;水60~65%;改性剂8~12%;稳定剂0.2~0.6%;氧化剂0.4~0.6%;消泡剂0.3~0.6%;络合剂2.0~4.0%,存在马铃薯淀粉价格较高,粘性不够高,稳定性不够好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马铃薯淀粉渣为原料的复配粘结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以马铃薯淀粉渣为原料的复配粘结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向一定质量的马铃薯淀粉渣中加入氢氧化钠,加水后加热到搅拌5-15min,温度为55-65℃的条件下得糊化液;
b、向得到的糊化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继续搅拌5-15min;
c、加入硼砂溶液,并搅拌5-15min;
d、加入提前制备的预混溶液,搅拌15-25min,即可得该复配粘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步骤a中,马铃薯淀粉渣与氢氧化钠的质量比为20:(4-8)。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步骤a中的马铃薯淀粉渣粉碎后,过100目标准筛筛选而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步骤b中,质量浓度为30%的过氧化氢的加入量为2-3mL。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步骤c中,硼砂溶液的质量浓度为5%,且硼砂的加入量为过氧化氢的2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步骤d中,预混溶液是由氯化镁、聚丙烯酰胺混合制得,且氯化镁与聚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10-15):1,预混溶液加入量为140-160mL。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公开上述复配粘结剂在粉煤成型干馏制备兰炭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公开了上述复配粘结剂在粉煤成型干馏制备兰炭的方法,具体包括: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榆林学院,未经榆林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07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