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工位制罐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40766.5 | 申请日: | 2020-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06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关杨;任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关杨 |
主分类号: | B21D51/18 | 分类号: | B21D51/18;B21D19/12;B21D43/00;B21D43/14;B21D4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工位制罐机 | ||
本发明属于制罐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多工位制罐机,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设有套筒和卷边单元;卷边单元包括气缸和一号电机;夹持杆呈弧形形状,夹持杆铰接在一号圆盘与二号圆盘之间的卡接槽内,初始状态时,相邻夹持杆一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卡接槽的直径,相邻夹持杆另一端固接的推杆相互靠近但不接触;通过卷边单元和夹持机构之间的配合,实现对罐体的罐口处进行卷边;通过将罐体放置在一号圆盘和二号圆盘上转运,并在罐体的上罐口处卷出卷边,与通过人工将罐体放置在转盘下相比,通过一号圆盘和二号圆盘将罐体转运到转盘下,效率更快,同时,又可以避免通过人工将罐体放入转盘下时,人工触碰机械时发生的危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罐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多工位制罐机。
背景技术
当前,在不锈钢罐体制品的加工作业中,需要对不锈钢罐体卷边工序以得到不锈钢成品。但是,现有的对不锈钢罐体进行卷边的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单一,而且设备只能完成一罐体的卷边加工作业,而且需要通过人工将罐体放置在卷边设备中,这将增大人工工作的危险性;以及罐体需要进行具有拉伸的扩口、胀锥、冲卷口、胀筋等工序加工时需要对罐体进行定位,传统的制罐机是通过机械手抱住罐身实现,由于罐身的偏差大其抱紧定位不精确对中,导致加工精度低及废品率高等缺点
同时采用制罐设备制造罐体时,为了将需要加工的罐体进行定位夹紧,需要采用抱罐手,手动制罐机械需要手动将代加工的罐体放入工作平台,使用抱罐机械手将其夹紧,然后采用机械加工罐体,但这种加工方式生产效率较低,制罐机械使用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描述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工位制罐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多工位制罐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套筒和卷边单元;所述卷边单元包括气缸和一号电机;所述一号电机通过一号板固接在气缸的活塞杆上,一号电机输出轴的下端固接用于灌口卷边的转盘;所述套筒位于卷边单元一侧,且套筒内设有二号电机和转动轴;所述二号电机的输出轴上套有一号齿轮,一号齿轮与转动轴外圈上套有的二号齿轮啮合;所述转动轴下端铰接在工作台上,转动轴的另一端固接用于夹持罐体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一号圆盘、二号圆盘和夹持杆;所述一号圆盘位于二号圆盘上方,一号圆盘与二号圆盘的外圈各自开设相互对应的五个卡接槽,且一号圆盘与二号圆盘之间连接夹持杆;所述夹持杆呈弧形形状,夹持杆铰接在一号圆盘与二号圆盘之间的卡接槽内,初始状态时,相邻夹持杆一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卡接槽的直径,相邻夹持杆另一端固接的推杆相互靠近但不接触;通过卷边单元和夹持机构之间的配合,实现对罐体的罐口处进行卷边;工作时,首先从卡接槽的槽口处将罐体推入卡接槽内,当罐体推入卡接槽内的过程中,罐体的侧壁挤压夹持杆上的推杆,使得推杆向一号圆盘的中心轴线方向运动,同时推杆带动夹持杆绕其铰接点转动,使得相邻夹持杆的一端逐渐靠近并相互贴附一起,此时,罐体已被夹持杆包裹在卡接槽内,然后一号圆盘和二号圆盘转动将罐体转运到一号电机的下方,接着气缸的活塞杆带动一号电机向下运动,然后一号电机输出轴上的转盘贴附挤压罐体的上罐口处,同时一号电机转动,并在罐体的罐口处卷出卷边,然后转盘脱离罐体,一号圆盘和二号圆盘将罐体继续转运,然后将卡接槽内的罐体取出;通过将罐体放置在一号圆盘和二号圆盘上转运,并在罐体的上罐口处卷出卷边,与通过人工将罐体放置在转盘下相比,通过一号圆盘和二号圆盘将罐体转运到转盘下,效率更快,同时,又可以避免通过人工将罐体放入转盘下时,人工触碰机械时发生的危险。
优选的,所述一号齿轮是圆心角度为72度的扇形齿轮;通过将一号齿轮设置成72度的扇形齿轮,实现二号电机的不停歇工作;工作时,在人工将罐体推入到卡接槽内时,需要3-5秒的时间,同时转盘在罐体的上罐口卷出卷边时,也是需要4-6秒的时间;有些制罐机为了控制时间,通过控制电机的间接向转动和停止,这将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为此,通过将一号齿轮设计成圆心角度为72度的扇形齿轮,当二号电机转动时,二号电机带动一号齿轮转动,使得一号齿轮与二号齿轮间接性啮合,同时一号圆盘和二号圆盘间接向转运罐体,实现二号电机的不停止转动,从而提高二号电机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关杨,未经关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07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IN二极管用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主动式全方向步行康复训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