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含多功能无人车的云大脑智能交通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40786.2 | 申请日: | 2020-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24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倪俊;姜旭;李远哲;袁昊;吴家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8G1/04;G08G1/042;G08G1/0967;H04L29/08;H04W4/02;H04W4/38;H04W4/40;H04W84/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许姣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含 多功能 无人 大脑 智能 交通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含多功能无人车的云大脑智能交通系统,包括:多功能无人车、路侧环境感知设备和云大脑集群控制中心;其中多功能无人车通过4G/5G网络与云大脑集群控制中心通信,将多功能无人车的状态数据发送至云大脑集群控制中心并接受云大脑集群控制中心的控制指令;路侧环境感知设备感知其所在位置处的环境信息,通过光纤传输至云大脑集群控制中心;云大脑集群控制中心对智能交通系统内所有多功能无人车的数据以及路侧环境感知设备感知的环境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及远程监控,形成大数据数据库。该云大脑智能交通系统能够实现车端‑车端之间、车端‑云端之间的实时通信与云端控制,以满足未来多功能无人车实现大规模产业部署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交通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包含多功能无人车的云大脑智能交通系统,属于无人车辆与智能交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自动驾驶技术、传感器技术、云计算技术、车路协同技术等的快速发展,智能交通技术被广泛认为将彻底改变未来人类生活及出行方式,并对我国汽车产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无人车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指具有自主行为能力并省略人类驾驶机构的车辆,无人车的使用目的为完全替代人类执行作业任务,包括但不限于打击、作战、巡逻、侦察、物流、运输、摆渡、配送、清扫等民用或军用任务,在民用或军用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近些年来,随着无人巡逻车、无人物流车、无人接驳车、无人清扫车等多功能无人车的出现,智能交通系统方案的内涵被不断拓宽。可以预见,多功能无人车的大规模产业应用将有助于大幅提升人类生活水平、改善交通系统效率并提高城市交通智能化水平。
但是,传统的无人车仅仅依靠单车的环境感知、智能决策与路径规划等技术实现自动驾驶,难以实现车端-车端之间、车端-云端之间的实时通信与云端控制,无人车的安全性及运营效率等综合性能受限,难以满足未来多功能无人车实现大规模产业部署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包含多功能无人车的云大脑智能交通系统,能够实现车端-车端之间、车端-云端之间的实时通信与云端控制,从而对多功能无人车进行远程监控,以满足未来多功能无人车实现大规模产业部署需求。
所述的包含多功能无人车的云大脑智能交通系统,包括:多功能无人车、路侧环境感知设备和云大脑集群控制中心;
所述多功能无人车为自主驾驶功能性车辆,包括:车辆全线控底盘、功能性上装设备、车载工控机、车载传感器及4G/5G车载通信设备;其中,所述车载传感器包括:雷达、摄像头以及组合导航;其中所述雷达及摄像头用于感知无人车周围的环境信息;所述组合导航用于无人车的导航定位;所述车辆全线控底盘和所述车载传感器分别与所述车载工控机通信;所述车载工控机通过以太网与4G/5G车载通信设备相连,所述4G/5G车载通信设备通过4G/5G网络与所述云大脑集群控制中心通信;所述车载工控机将多功能无人车的状态数据发送至云大脑集群控制中心并接受来自云大脑集群控制中心的控制指令;所述多功能无人车的状态数据包括:无人车所感知的环境数据、无人车的智能决策数据、无人车的路径规划数据、无人车的线控底盘数据以及无人车的电池数据;
所述路侧环境感知设备感知其所在位置处的环境信息,并通过光纤传输至云大脑集群控制中心;所述云大脑集群控制中心通过路侧环境感知设备所获得的环境信息得到障碍物的属性、大小、速度,并通过4G/5G网络通信传输至各多功能无人车,辅助各多功能无人车进行障碍物判断或智能决策,由此通过所述多功能无人车本身的自动驾驶技术与云端控制技术共同完成环境感知及自动驾驶智能决策;同时所述云大脑集群控制中心融合来自各多功能无人车感知的环境数据以及来自所述路侧环境感知设备的环境信息,实现协同环境感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07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