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再生骨料砂浆用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40831.4 | 申请日: | 2020-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26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易钢招;庞永献;庞森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三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4/38 | 分类号: | C04B24/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光明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骨料 砂浆 调节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再生骨料砂浆用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砂浆外加剂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再生骨料砂浆用调节剂,以1000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甲基纤维素4‑6份、淀粉醚3‑5份、聚乙烯醇4‑6份、引气剂10‑20份,余量为水。本发明的再生骨料砂浆用调节剂具有可以提高再生骨料砂浆的柔性、塑性、流动性、保水性、抗流挂性以及提高再生骨料与水泥的粘结力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砂浆外加剂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再生骨料砂浆用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砂浆是建筑上砌砖使用的黏结物质,由细骨料(砂)与胶凝材料(水泥、石灰膏、黏土等)和水按比例拌合而成;可分为砌筑砂浆和抹面砂浆,砌筑砂浆用于砖、石块、砌块等的砌筑以及构件安装;抹面砂浆用于墙面、地面、屋面及梁柱结构等表面的抹灰。砂浆用的细骨料主要是天然砂,但是随着天然砂资源的紧张,近年来,也出现了采用再生骨料代替天然砂的再生骨料砂浆。再生骨料是指用建筑垃圾中的废旧混凝土经破碎、筛分而制成的骨料,这种再生骨料可以部分取代或者完全取代天然砂,不仅可以极大地缓解天然砂供应不足的问题,而且也可以将建筑垃圾重复利用,降低建筑垃圾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现有技术中,申请公布号为CN106007562A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制备的干混砂浆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将建筑垃圾在拆迁地进行必要的锤击、振捣等处理后,利用颚式破碎机对建筑垃圾进行两级粉碎,分离得到0.15-5mm的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然后按照普通硅酸盐水泥P.O 42.5R100份,建筑垃圾再生骨料400-500份,二级粉煤灰20-30份,激发剂0.7-1.0份,界面增强剂1.0-1.2份,保水剂0.1-0.3份,减水剂1.0-1.8份,增强纤维-0.3-0.5份制成干混砂浆。
但是与天然骨料相比,再生骨料的表面包裹着大量水泥砂浆,而水泥砂浆的孔隙率大,棱角众多,所以再生骨料的表面密度和堆积密度比天然骨料低,吸水率大;并且由于建筑垃圾在破碎的过程中会再一次发生破碎变形,致使其表面裂缝增加,力学强度较低。
新拌普通砂浆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硬化后的砂浆则应该具有所需的强度和粘结力;而对于再生骨料砂浆而言,由于再生骨料的表面包裹着大量的水泥砂浆,其表面粗糙、多棱角,虽然可以增加其与胶凝材料的粘结力,但是这会降低新拌砂浆的流动性以及保水性,影响再生砂浆的和易性。为了使再生骨料的表面更加干净、圆润,可以通过机械强化的方法,利用高速运动的颗粒间的相互冲击与摩擦作用来有效击掉骨料表面附着的砂浆或水泥石,去除骨料颗粒上较为突出的棱角,但是这种方设备庞大、动力消耗大、设备磨损高,工艺复杂、成本较高。因此,如何能够更加简单地提高再生骨料砂浆的和易性,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再生骨料砂浆用调节剂,其具有可以提高再生骨料砂浆的柔性、塑性、流动性、保水性、抗流挂性以及提高再生骨料与水泥的粘结力的优点。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再生骨料砂浆用调节剂的制备方法,其具有操作简单、易于操作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再生骨料砂浆用调节剂,以1000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甲基纤维素4-6份、淀粉醚3-5份、聚乙烯醇4-6份、引气剂10-20份,余量为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甲基纤维素、淀粉醚、聚乙烯醇、引气剂以及水制得的调节剂具有很好的润湿性、粘结性、保水性以及成膜性,一方面可以改善再生骨料砂浆流动性、保水性以及骨料和水泥之间的粘聚性,另一方面还可以填充堵塞再生骨料的毛细孔,黏合再生骨料表面的微细裂纹并填充孔隙,从而提高硬化后的砂浆的强度。
进一步地,以1000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甲基纤维素5份、淀粉醚4份、聚乙烯醇5份、引气剂15份,余量为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配比下,得到的调节剂对新拌再生骨料砂浆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可以提高新拌再生骨料砂浆的和易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三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三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08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