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隔条的重新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41351.X | 申请日: | 202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71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傅昌明;陈玉山;齐文龙;邓孟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法比澳挤压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9/02 | 分类号: | B65G59/0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智汇聚晨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09 | 代理人: | 施冬兰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招大白泥***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重新 定位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隔条的重新定位装置,底架上设有第一推压机构和第二推压机构,且其两侧设有支撑组件,第一推压机构包括第一推压杆、第一定位框和第一伸缩件,第一推压杆均匀排布于第一定位框的两侧,第二推压机构包括第二推压杆、第二定位框和第二伸缩件,第二推压杆均匀排布于第二定位框的两侧,第一推压杆和第二推压杆均高出于支撑组件的上侧,支撑组件高出于第二定位框的上侧,第一推压杆与第二推压杆呈间隔设置,通过第一伸缩件驱动第一定位框水平移动,通过第二伸缩件驱动第二定位框水平移动,使第一定位框与第二定位框背向运动或对向运动,进而使第一推压杆与第二推压杆将隔条压紧,并使多个隔条均匀整齐排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材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隔条的重新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铝棒需要借助隔条将其承托并堆垛成多层后进行搬运,叠放每一层铝棒都需要间隔叠放,主要采用多条等间隔的隔条将每一层铝棒分隔开,在叠放每一层铝材前,先把隔条预先放置于支架上,之后叠放铝材,炉前码垛,炉后解垛,以方便提高运输效率,由自动天车将多条等间隔的隔条统一放置,当需要解垛并使铝棒单独运输时,设置两条输送带,且使输送带与隔条平行设置,与铝棒垂直设置,自动天车将多条等间隔的隔条越过输送带后放下,而使铝棒放置于输送带上,并通过输送带继续运输,实现隔条与铝棒的分离,但是隔条放下后容易出现位置偏移,导致排列不整齐和倾斜的现象,不方便其重新取拿,人工难以调整,而不整齐和倾斜的隔条不方便堆放且会影响铝棒堆垛的稳定性,降低生产安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隔条排列整齐的重新定位装置。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隔条的重新定位装置,包括底架,底架上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第一推压机构以及第二推压机构,且其两侧设有用于承托隔条的支撑组件,第一推压机构包括第一推压杆、第一定位框和驱动第一定位框水平移动的第一伸缩件,第一推压杆均匀排布于第一定位框的两侧,且垂直伸出于第一定位框的顶部;
第二推压机构设置于两侧第一推压杆之间,且包括第二推压杆、第二定位框和驱动第二定位框水平移动的第二伸缩件,第二推压杆均匀排布于第二定位框的两侧,且垂直伸出于第二定位框的顶部,第二定位框设置于第一定位框的上方,第一推压杆和第二推压杆均高出于支撑组件的上侧,支撑组件高出于第二定位框的上侧,第一推压杆与第二推压杆呈间隔设置,第一定位框与第二定位框背向运动或对向运动,使第一推压杆与第二推压杆将隔条压紧定位。
作为优选,底架包括中部架和对称设置于中部架两侧的侧部架,中部架和侧部架均包括下横杆、上横杆、纵杆和竖杆,两个下横杆与两个纵杆依次连接矩形框体结构,竖杆垂直设置于下横杆与纵杆的连接处,上横杆设置于下横杆的正上方,且固定连接于竖杆的顶部,支撑组件设置于上横杆的上侧,且包括垫托块、长圆杆和固定座,固定座对称设置于长圆杆的两端,垫托块均匀排布于两端的固定座之间,且其顶部设有弧形凹口,弧形凹口的表面与长圆杆的侧面贴合,竖杆的底部设有支脚组件,支脚组件包括固定垫块、支撑块和螺柱,固定垫块与螺柱固定连接,且与地面通过螺钉连接,螺柱穿过支撑块,支撑块的两侧设有螺母,螺母与螺柱通过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第一定位框包括两根第一移动杆和将两根第一移动杆连接成矩形框体结构的两根第一连接杆,底架上固定设有第一滚轮座,第一滚轮座上设有第一凹轮和第一压轮,第一凹轮和第一压轮均与第一滚轮座通过轴承连接,第一压轮设置于第一凹轮上方,第一移动杆的底部设有第一导向凸杆,第一导向凸杆嵌于第一凹轮的凹口内,第一移动杆设置于第一压轮与第一凹轮之间,且其顶部贴合于第一压轮的下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法比澳挤压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法比澳挤压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13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