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有限元技术的工业机器人整机刚度优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41357.7 | 申请日: | 202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46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冯海生;贺军杰;王俊奇;储华龙;李晓光;党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30/17;G06F1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夏静洁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有限元 技术 工业 机器人 整机 刚度 优化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刚度优化设计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有限元技术的工业机器人整机刚度优化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S1:初始模型有限元建模;S2:子结构划分;S3:调整子结构刚度参数;S4:计算整机刚度变化量;S5:判断设计是否合理;S6:结构优化;利用有限元手段建立整机模型对整机刚度和零部件刚度的设计合理性进行分析,大大提升了分析效率,缩短了机器人设计开发周期;通过有限元技术和归一化方法提前暴露设计问题和缺陷,避免在样机阶段发生致命性问题,降低了开发成本,可与任何工业机器人设计开发,提高机器人的整机刚度水平的同时还能够保证整机的轻量化设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刚度优化设计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有限元技术的工业机器人整机刚度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机器人结构静刚度是机器人重要的性能标准之一,在国标GBT 12642中有明确的规定和测试方法介绍。目前国内的工业机器人设计多为逆仿,缺乏在设计过程中对机器人刚度的考虑,通常设计人员为了规避风险会在设计过程中相对保守,这必然导致了机器人的整机质量过重、各零部件的刚度过设计以及零部件之间的刚度匹配性不好。
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811074857.2的基于有限元的六轴工业机器人动态性能优化方法中,涉及六轴工业机器人动态性能优化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机器人在高速运行过程中定位精度低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一:确定每个零件的低阶模态频率以及刚度分布;二:对每个零件刚度最小的部位进行优化;三:建立六轴工业机器人整机的有限元模型;四:确定六轴工业机器人在三种关节角配置时的前六阶模态频率;五:进行六轴工业机器人刚柔耦合动力学建模;六:得到六轴工业机器人每个零件在作业过程中的最大应力节点、出现最大应力的时刻、应力分布图以及末端弹性偏移量;七:与六轴工业机器人的设计要求中的对比,若符合设计要求则结束,否则重新执行步骤一至六,对每个部位单独进行优化方法,而非在整体的加载情况下进行刚度优化,同时在三维建模软件中按照关节2和关节3的不同配置将六轴工业机器人的零件进行装配,并生成x_t中间文件,步骤繁多,不利于刚度优化。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有限元技术的工业机器人整机刚度优化方法。
一种基于有限元技术的工业机器人整机刚度优化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S1:初始模型有限元建模:建立机器人整机有限元模型,计算整机综合刚度Kw以及三方向刚度Kx、Ky、Kz;
S2:子结构划分:将机器人按照杆件和关节分割成i各子结构;
S3:调整子结构刚度参数:在有限元模型中调整各子结构刚度参数,计算调整后的整机综合刚度K’w以及三方向刚度K′x、K′y、K′z;
S4:计算整机刚度变化量:基于以上结果并计算各子结构对于整机刚度的贡献度系数以及三方向刚度的贡献度系数,得到DKw及DK;
S5:判断设计是否合理:根据已有评价标准,判断各子结构刚度是可否有轻量化空间或设计风险;
S6:结构优化:若有可轻量化空间可进行结构有限元优化,减小刚度过设计,针对设计风险子结构需要进一步的结构有限元校核。
所述的步骤S1中的建模是在选定任一工作位姿进行整机有限元建模。
所述的步骤S1中整机综合刚度以及三方向刚度均为机器人末端点在单位力的加载条件下的位移响应。
所述的步骤S2中子结构在有限元模型中需要为独立的零部件。
所述的步骤S3子结构刚度参数针对不同零部件有不同表征形式,即连杆子结构为连杆的弹性模量,关节子结构为关节的扭转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13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