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纤放大器和激光发生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41480.9 | 申请日: | 202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1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吴朝辉;谢晓华;李云亭;吴光辉;陈乐;岳超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欧凌镭射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3/067 | 分类号: | H01S3/067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李金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放大器 激光 发生器 | ||
本申请适用于自动化生产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光纤放大器和激光发生器,光纤放大器包括纤芯直径从第一端到第二端由细至粗渐变的锥形掺杂光纤和光纤泵浦合束器,信号光从锥形掺杂光纤第一端输入,并从第二端输出至光纤泵浦合束器;以及用于产生泵浦光的第一泵浦光源,和连接第一泵浦光源和光纤泵浦合束器的泵浦光纤。信号光在锥形掺杂光纤中“绝热放大”,能够保持单模特性获得高质量的光束;同时光纤模场面积增加,很大程度上抑制了非线性效应,进而提高输出的脉冲激光中每个激光脉冲最大能够携带的能量,解决了高功率大脉冲能量超快光纤激光器的放大级中大模场面积和光束质量之间的矛盾,最终输出高能量、高功率且单模性强的超短脉冲激光。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动化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纤放大器和激光发生器。
背景技术
高功率大脉冲能量超快激光(激光脉冲的持续时间在飞秒级或者皮秒级)凭借着脉宽窄、单脉冲能量大、重复频率高等特点,在精密微加工、生物医疗及科研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超短脉冲激光器的实现通常有两种技术路线:传统固体超快激光器方案如钛宝石激光器,这类激光器的缺点在于价格高昂、结构复杂、效率低、长期稳定性不高;而采用全光纤激光方案实现的超短脉冲激光器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效率高、稳定性好等优点,更有利于大规模工业应用。
全光纤高功率大脉冲能量超快脉冲激光器,一般采用锁模光纤激光器种子源和光纤放大级的组合结构:锁模光纤激光器种子源输出数百飞秒至皮秒脉宽的光脉冲(平均功率mW量级,单脉冲能量nJ量级),经过光纤放大级放大后输出脉冲宽度200fs-10ps、单脉冲能量50μJ,平均功率20W的脉冲激光。
在光纤放大级中,由于激光脉冲需要在相对细长的纤芯中接受耦合以传输放大,峰值功率密度较高,容易引发光纤中的非线性效应(自相位调制、受激拉曼散射等),限制了单脉冲能量的提高,严重时甚至会损坏光纤放大级。为了解决该问题,传统技术中给出了采用两种解决方法:一是采用啁啾脉冲放大(CPA,Chirped Pulse Amplification)的方案,在时域上将种子源的fs量级的脉冲通过色散展宽至ps甚至ns量级后再进行放大,最后在时域上重新压缩为飞秒激光,从而降低光纤放大级的峰值功率;二是增加光纤的模场面积,降低光纤放大级的峰值功率密度。
对于增加模场面积的方法,传统的技术方案之一是采用大模场面积(LMA,LargeMode Area)双包层光纤,用LMA光纤作为超短脉冲光纤激光器的放大级,但改进化学气相沉积法(MCVD,Modifi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制备的大模场双包层光纤,其纤芯和内包层折射率差已经很小,纤芯的数值孔径很难做到0.06以下,为了保证输出光束质量,LMA光纤的纤芯直径通常被限制在40-50μm以下,用作做超快放大器时,单脉冲能量难以超过50μJ。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放大器,旨在解决传统的飞秒激光器光纤模场面积受限,脉冲能量过低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光纤放大器,包括:纤芯直径由细至粗渐变的锥形掺杂光纤,所述锥形掺杂光纤包括直径较小的第一端和直径较大的第二端,信号光从所述锥形掺杂光纤的第一端输入,并从所述锥形掺杂光纤的第二端输出;用于将泵浦光中的能量泵浦至所述锥形掺杂光纤的光纤泵浦合束器,所述光纤泵浦合束器连接所述锥形掺杂光纤的第二端;用于产生所述泵浦光的第一泵浦光源;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一泵浦光源产生的所述泵浦光耦合至所述锥形掺杂光纤的泵浦光纤。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锥形掺杂光纤采用保偏锥形掺杂光纤,所述保偏锥形掺杂光纤通过加热并拉伸保偏掺杂光纤制成。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锥形掺杂光纤包括纤芯、套设在所述纤芯外的折射率凹陷层,以及套设在所述凹陷层外的内包层,所述内包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纤芯的折射率,所述凹陷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纤芯的折射率及内包层的折射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欧凌镭射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欧凌镭射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14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