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若干硝基化合物的硅烷化学还原制备胺基产物及H-酸的新环保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41603.9 | 申请日: | 2020-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4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智刚;王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有为技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09/32 | 分类号: | C07C209/32;C07C211/52;C07C211/51;C07C213/02;C07C215/76;C07C211/58;C07C303/06;C07C309/35;C07C303/22;C07C309/40;C07C309/47;C07C309/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7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若干 硝基 化合物 硅烷 化学 还原 制备 胺基 产物 环保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涉及精细化学品新材料领域,涉及系列硝基化合物的还原反应,特别涉及间硝基苯胺、间苯二胺、5‑氨基邻甲酚、2‑甲基对苯二胺、1/2‑萘胺、H‑酸胺、2,4,6‑三甲基间苯二胺等若干特定重要胺类化合物自其相应单或双硝基化合物前体进行硅烷化学还原的温和高效,环境友好,且经济性制备新工艺技术,以及由此衍生的H‑酸的新环保生产工艺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细化学品新材料领域,涉及系列硝基化合物的还原反应,特别涉及间硝基苯胺、间苯二胺、5-氨基邻甲酚、2-甲基对苯二胺、1/2-萘胺、H-酸胺、2,4,6-三甲基间苯二胺等若干特定重要胺类化合物自其相应单或双硝基化合物前体进行硅烷化学还原的温和高效,环境友好,且经济性制备新工艺技术,以及由此衍生的H-酸的新环保生产工艺技术。
【背景技术】
本发明关注如下特定单或双胺官能型化合物的新型环境友好和低成本制备工艺技术。这些化合物包括了间硝基苯胺、间苯二胺、5-氨基邻甲酚、2-甲基对苯二胺、1/2-萘胺、H-酸胺、和2,4,6-三甲基间苯二胺等在染料,颜料,农药、医药、彩色显影剂、塑料、合成纤维及功能助剂产业领域有广泛应用的重要中间体或终端产品。
当前上述芳香胺类化合物的工业生产主要利用硝基还原法,根据还原剂的不同又可以细分为金属还原法,含硫化合物还原法,催化氢化法,以及水合肼还原法。金属还原法常用锌/铁等活泼金属在酸性条件下还原芳香硝基化合物,例如间二硝基苯经铁粉还原制备间硝基苯胺(中国申请CN100494163)。该方法具有产品选择性好、设备要求低、工艺简洁等优点,是目前我国生产芳香胺类化合物的主要方法。但该方法存在严重的金属污染,含盐废水和含有机物的铁泥废渣处理等问题。含硫化合物还原法选用多硫化合物来还原芳香硝基化合物,例如间二硝基苯经多硫化钠部分还原制备间硝基苯胺(徐克勋,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5-531-532)。该方法反应温和,工艺简单,对设备要求低,适用范围广,但产率低,且生产中产生大量含硫废水。催化氢化法需要使用价格昂贵的铂/钯/镍等催化剂(例如间苯二胺合成中相应专利:中国申请CN10132357,中国申请CN108164425,中国申请CN10343305),存在贵金属催化剂回收以及失活的问题,且高压条件和易燃易爆的氢气的使用也给设备提出苛刻的要求。水合肼还原法(例如间二硝基苯水合肼还原制备间苯二胺,M.S.Thakur,O.S.Nayal,R.Rana,M.Kumar,S.Sharma,N.Kumar,S.K.Maurya.New J.Chem.2018,42,1373.),具有反应条件温和、还原收率高、不产生废渣废水、后处理简单等特点,但还原时需要载体或催化剂的存在(如贵金属有机催化剂、Pd/C、FeCl3/C、Raney Ni等),面临催化剂回收,成本偏高等问题。专利CN104822642批露了特定氢硅烷对硝基化合物的还原,但是尚不清楚其适用性和实用性,特别是针对本发明诉求的特定化学结构和应用功能的单或双官能硝基化合物的还原。
由以上当前的工艺技术状况总结可知,仍然亟需发展简单温和,高效安全,特别是绿色环保且具备经济竞争力的新型硝基还原工艺来生产特定芳胺类精细化工产品,以应对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有为技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有为技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16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