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型硅芯铸锭炉用加热结构及加热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41806.8 | 申请日: | 202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4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杨金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晶阳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28/06 | 分类号: | C30B28/06;C30B29/06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王家蕾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铸锭 加热 结构 方法 | ||
1.一种改进型硅芯铸锭炉用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顶板(1);
顶部加热器(2),该顶部加热器(2)平行设于顶板(1)的下方,顶部加热器与顶板(1)之间设有石墨电极(5);
侧面加热器(3),该侧面加热器均匀分布于顶板(1)四周的侧面,侧面加热器(3)通过连接板(4)与顶部加热器(2)相连;
底面加热器(8),设于侧面加热器(3)的下方且与顶板(1)平行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硅芯铸锭炉用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加热器(8)包括底面电阻加热器(81)和底面石墨电极(82),底面电阻加热器(81)均匀排布,底面石墨电极(82)设于底面电阻加热器(81)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型硅芯铸锭炉用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石墨电极(82)为两组,两组设置数量相等且在长度方向上均匀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型硅芯铸锭炉用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石墨电极(82)每组设置的数量为三个,长度方向上的底面石墨电极(82)交错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硅芯铸锭炉用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加热器(2)包括第一电阻加热器(21)和第二电阻加热器(22),所述第一电阻加热器(21)和所述第二电阻加热器(22)相邻设置,所述第一电阻加热器(21)和第二电阻加热器(21)皆为闭合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硅芯铸锭炉用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加热器(21)包括第一部(211)、第二部(212)和第三部(213),所述第一部(211)与第二部为F型结构,且第一部(211)与第二部(212)的凸出部分相对设置,第一部(211)与第二部(212)相连通。所述第二部(212)由若干U型结构相邻连接构成,所述第三部(213)为长方形结构且远离第一部(211)的一侧设置有向内凹的弧形段(2111),所述第三部(213)靠近第一部(211)的一侧与第二部(212)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硅芯铸锭炉用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加热器(21)和第二电阻加热器(22)对称设于长方形的顶板(1)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硅芯铸锭炉用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加热器(3)由若干个U型结构相连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硅芯铸锭炉用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上设有若干观察套筒(6),所述观察套筒由外部延伸至顶板(1)的下方。
10.一种改进型硅芯铸锭炉用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改进型硅芯铸锭炉用加热结构,顶部加热器(2)由电源控制柜一控制加热,侧面加热器(3)由电源控制柜二控制加热,底面加热器(8)由电源控制柜三控制加热;或顶部加热器(2)和侧面加热器(3)由电源柜一控制加热,底面加热器(8)由电源柜二控制加热;或顶部加热器(2)和底面加热器(8)由电源柜一控制加热,侧面加热器(3)由电源柜二控制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晶阳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晶阳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180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三相电压实现的软件测频方法
- 下一篇:板材弯折装置及板材弯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