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锥体检测及加工定位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42128.7 | 申请日: | 202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75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段晓健;范华;陈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阳煤化工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26 | 分类号: | G01B11/26;G01B11/00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0032 山西省太原***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锥体 检测 加工 定位 方法 | ||
1.一种锥体检测及加工定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可调支架(1)放置在锥体下端面中心位置,并装配固定挡板(2);
(2)、在锥体内壁中部某一高度放置1个磁性旋转红外测距仪(3)记为1#测距仪,该1#测距仪与锥体弦长方向平行放置,旋转1#测距仪,使该测距仪所射红外线投射在固定挡板(2)中心位置,并记录该测距仪旋转角度β;
(3)、在锥体内壁的同一高度位置放置另外3个磁性旋转红外测距仪(3),分别记为2#测距仪、3#测距仪、4#测距仪,放置位置均与锥体弦长方向平行放置,并调整旋转角度为β,之后调整可调支架(1),使以上4个测距仪所射红外线汇聚在固定挡板(2)的中心位置,当4条红外线无法聚合时调整测距仪的高低位置直至聚合,此时4个磁性旋转红外测距仪放置点位于同一平面,即基准面(5),并记录测距仪放置点距固定挡板(2)汇聚点的距离r;
(4)、将1#测距仪旋转至与基准面(5)水平,测量基准面(5)的直径L;
(5)、计算锥体的锥度α=β-arcsin(L/2r),当α与理论锥度一致时,锥体弦长c即为理论弦长,当α与理论锥度不一致时,重新计算锥体弦长c=0.5(b-a)/sinα,其中,a为上端面(6)的直径长度,b为下端面(7)的直径长度;
(6)、计算1#测距仪放置点距上端面(6)定位点的距离x=(L-a)c/(b-a),1#测距仪放置点距下端面(7)定位点的距离y=(b-L)c/(b-a),锥体的高度为h=c×cosα;
(7)、将1#测距仪转至与锥体弦长方向平行,将移动挡板(4)水平放置在上端口位置并上下调整移动挡板距1#测距仪放置点的距离,当1#测距仪显示距离移动挡板x时,标记上端口加工点;再将移动挡板(4)水平放置在下端口位置,并上下调整移动挡板距1#测距仪放置点的距离,当测距仪显示距离移动挡板y时,标记下端口加工点;
(8)、2#测距仪、3#测距仪、4#测距仪分别按照步骤(7)工序操作,分别标记上、下端口位置对应的加工点;则上端面(6)标记四个上端口加工点,下端面(7)标记四个下端口加工点,所标记加工点用于锥体机加工时的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锥体检测及加工定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4个磁性旋转红外测距仪放置位置呈十字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锥体检测及加工定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旋转红外测距仪包括2个红外测距仪本体和1个带度数的可旋转底座,可旋转底座底部装有用于测距仪与碳钢类锥体吸附的磁片,且旋转底座上标识有旋转度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阳煤化工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西阳煤化工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212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