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纤维的制造设备及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42204.4 | 申请日: | 202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5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康辉;刘德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康辉 |
主分类号: | D06B1/12 | 分类号: | D06B1/12;D06B15/00;D02J13/00;D06B2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阜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纤维 制造 设备 方法 | ||
1.一种纳米纤维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纳米涂抹装置,所述的纳米涂抹装置包括输送架(1)、绕线辊(2)、预加热箱(3)、涂抹箱(4)、烘干箱(5)、输出辊(6)、涂抹盒(7)、烘干管(8)和海绵层(9);所述输送架(1)的一端通过转动柱转动安装有绕线辊(2),且输送架(1)的另一端通过转动柱转动安装有输出辊(6);所述输送架(1)上安装有预加热箱(3),且预加热箱(3)的两侧壁开设有穿线孔(31);所述预加热箱(3)的右侧安装有涂抹箱(4),且涂抹箱(4)内部固定有涂抹盒(7);所述涂抹盒(7)内放置有海绵层(9),且海绵层(9)通过加液管固定在涂抹箱(4)的顶端;所述涂抹箱(4)、涂抹盒(7)和海绵层(9)上均开设有导线孔(41),且导线孔(41)与穿线孔(31)对齐;所述烘干箱(5)位于涂抹箱(4)的右侧,且烘干箱(5)内部设置有多个烘干管(8),且多个烘干管(8)与导线孔(41)对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纤维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加热箱(3),所述预加热箱(3)设置的绕线辊(2)和涂抹盒(7)之间,当纤维纱线(17)从绕线辊(2)穿过时,将纤维纱线(17)先穿入到预加热箱(3)内,且预加热箱(3)的温度设置为30~4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纳米纤维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加热箱(3)内通过转动轴转动设置有橡胶转动辊(10),且橡胶转动辊(10)与纤维纱线(17)摩擦转动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纳米纤维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转动辊(10)的端部设置有主动齿轮(11),且主动齿轮(11)啮合有从动齿轮(12);所述从动齿轮(12)通过转动柱转动安装到预加热箱(3)内;所述转动柱上套接有传输带(14);多个所述烘干管(8)转动安装在烘干箱(5)内,且烘干管(8)的端部均安装有转动蜗轮(15);所述烘干箱(5)内通过转动柱转动安装有转动蜗杆(16),且转动蜗杆(16)的端部套接有传输带(14);所述转动蜗杆(16)与多个转动蜗轮(15)相互转动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纤维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层(9)的的外壁设置为硬质橡胶材料,且海绵层(9)的外壁与涂抹盒(7)滑动挤压接触。
6.一种纳米纤维的制造方法,适用于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纳米纤维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织线机出口处放置多条纤维纱线(17),将织线机出口处的多条纤维纱线(17)螺旋缠绕在所述纳米涂抹装置的绕线辊(2)上开设的绕线槽(21)内,且绕线辊(2)位于织线机出口处0.9~1mm;
S2:将多条纤维纱线(17)穿入纳米溶液涂抹箱(4)中,将纤维纱线(17)通过浸入的方式浸入到涂抹盒(7)内,且涂抹盒(7)内设置有海绵层(9),纤维纱线(17)穿过海绵层(9),且海绵层(9)未完全浸入涂抹盒(7)内,将纳米涂料涂抹浸入到海绵层(9)的上表面,进而便于对纤维纱线(17)进行涂抹纳米涂料;
S3:将S2步骤中多条涂抹完成后的纳米纤维纱线(17)分别穿入到纳米涂抹装置的烘干箱(5)内,控制烘干箱(5)中的温度为60~70℃,将涂有纳米涂料的纤维纱线(17)从烘干箱(5)的烘干筒中穿过,纤维纱线(17)经过烘干管(8)烘干,纳米涂料与纤维纱线(17)内部的组织成分充分结合,进而制备纳米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康辉,未经王康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220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