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pH和近红外光响应药物释放的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42324.4 | 申请日: | 202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50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蔡秀军;岑栋;李翔;徐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1/00 | 分类号: | A61K41/00;A61K47/34;A61K47/42;A61P35/00;A61K31/7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邱启旺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ph 红外光 响应 药物 释放 复合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pH与近红外光响应药物释放的复合纳米纤维,其特征在于,由PG纳米纤维和负载在PG纳米纤维上的载药聚多巴胺纳米颗粒组成;所述PG纳米纤维由聚ε-己内酯和明胶分子按照质量比1:1-5比例在三氟乙醇溶液中混合,25-45摄氏度搅拌2-22小时形成电纺前驱体,电纺前驱体静电纺丝后烘干获得;所述载药聚多巴胺纳米颗粒的直径为50-80nm。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聚ε-己内酯和明胶分子按照质量比1:1-5比例在三氟乙醇溶液中混合,25-45摄氏度搅拌2-22小时形成电纺前驱体;其中,聚ε-己内酯和三氟乙醇的质量体积比为1:10-30g/ml;电纺前驱体静电纺丝后烘干获得PG纳米纤维;
(2)将1.5-2mg/mL的PDA纳米颗粒水溶液与1-5mg/mL的盐酸阿霉素水溶液按体积比1:1混合,在室温搅拌8-15小时;溶液10000-20000rpm离心10-20min,去离子水清洗后获得PDA-DOX复合纳米颗粒;
(3)将PDA-DOX复合纳米颗粒与PG纳米纤维在乙醇溶液中室温搅拌24h,其中,PDA-DOX复合纳米颗粒与PG纳米纤维的质量比为1:3-10,PG纳米纤维与乙醇的质量体积比为1:5-15mg/mL;搅拌结束后取出烘干获得复合纳米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静电纺丝的流速控制在1-2mL/h,电压值范围为6-8kV。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烘干的温度为37摄氏度,烘干时间为24h。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PDA纳米颗粒溶液通过下述方法制备得到:40mL乙醇,90mL去离子水,3mL氨水在30摄氏度搅拌30min,将溶解0.5g盐酸多巴胺的10mL去离子水加入上述搅拌完成的溶液中,30摄氏度缓慢搅拌24小时;溶液15000rpm离心15min,用去离子水清洗后获得PDA纳米颗粒;将PDA纳米颗粒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制得1.5-2mg/mL的PDA纳米颗粒溶液。
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pH与近红外光响应药物释放的复合纳米纤维在制备肿瘤的光热化疗协同治疗制剂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232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