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循环利用的连墙件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42553.6 | 申请日: | 202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9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彭振峰;陈业伟;牛雄兵;郑成粱;黄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四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5/04 | 分类号: | E04G5/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徐东峰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湖***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利用 连墙件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循环利用的连墙件及其使用方法,包括:钢管;螺纹连杆,焊接于所述钢管的中部,且所述螺纹连杆垂直于所述钢管设置;矩形钢板,所述矩形钢板的一长边焊接于所述钢管的一端,且所述矩形钢板的一短边焊接于所述螺纹连杆的一端;以及与所述螺纹连杆另一端搭配的螺母;其中,定义所述矩形钢板的短边长度为L1,定义剪力墙体的厚度为L2,其中,所述螺纹连杆的长度L,满足:LL1+L2;所述螺纹连杆的另一端可穿过所述剪力墙体预留的连接通孔并与所述剪力墙体的另一侧的所述螺母螺纹配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循环利用的连墙件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传统建筑工程中,为保证外脚手架的稳定性,需设置连墙件,目前连墙件普遍采用的做法为浇筑混凝土前进行预埋钢管,再用短钢管与外脚手架进行连接形成整体,如此做法存在着诸多的缺陷,预埋进主体结构所需钢管无法取出,损耗材料,在砌体工程施工时墙体与外架连接位置需要预留洞口,待外架拆除后切割预埋在主体结构内的竖向钢管,需在洞口进行二次修补,耗工耗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循环利用的连墙件及其使用方法,通过本发明提出的连墙件可以实现循环利用、稳定性高,并且减少了后期的处理时间,提高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循环利用的连墙件,包括:
钢管;
螺纹连杆,焊接于所述钢管的中部,且所述螺纹连杆垂直于所述钢管设置;
矩形钢板,所述矩形钢板的一长边焊接于所述钢管的一端,且所述矩形钢板的一短边焊接于所述螺纹连杆的一端;以及
与所述螺纹连杆另一端搭配的螺母;
其中,定义所述矩形钢板的短边长度为L1,定义剪力墙体的厚度为L2,其中,所述螺纹连杆的长度L,满足:LL1+L2;所述螺纹连杆的另一端可穿过所述剪力墙体预留的连接通孔并与所述剪力墙体的另一侧的所述螺母螺纹配合。
优选的,还包括套设于所述钢管另一端的扣件,所述连墙件通过所述扣件与外脚手架连接。
优选的,定义所述钢管的长度为L3,定义所述矩形钢板的长边为L4,其中,2/3L3≧L4≧1/2L3。
优选的,所述矩形钢板的短边为5cm~10cm。
优选的,所述钢管的底面与所述矩形钢板的底面齐平。
优选的,所述螺母为两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循环利用的连墙件的使用方法,包括:
S1,将连墙件的螺纹连杆端穿入剪力墙体预留的连接通孔内,并伸出剪力墙体;
S2,通过矩形钢板贴紧剪力墙体上;
S3,在螺纹连杆穿出剪力墙体的外侧的一端套上钢垫板,并通过螺母将其拧紧;
S4,将连墙件的钢管端通过扣件与外脚手架进行拉结连接。
优选的,在步骤S1之前还包括,在剪力墙体预留的连接通孔上预埋PVC管,所述PVC管与所述所述剪力墙体预留的连接通孔紧密贴合,所述螺纹连杆穿入PVC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本发明提出的连墙件,可以解决传统连墙件预埋部位不可再循环利用问题,大幅降低了使用成本;
2、通过矩形钢板与剪力墙体的紧密贴合,可以提高连墙件的稳定性以及提高承受力;
3、通过本发明提出的连墙件,无需预埋的外脚手架连墙杆与剪力墙连接的构件,减少材料损耗,减少切割二次修补工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四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四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25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稳固性固定桩
- 下一篇:一种禽蛋气室闭式染毒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