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渗析净水器运行方法及电渗析净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42565.9 | 申请日: | 202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31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郑高峰;傅刚;黄衍辉;魏孟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纳莱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69 | 分类号: | C02F1/469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宽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46 | 代理人: | 巫丽青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火炬***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渗析 净水器 运行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净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电渗析净水器,包括净水器处理前端、净水器处理后端、电渗析系统和压力桶,所述净水器处理前端包括第一电磁阀、净水组件、增压泵和RO滤芯,所述第一电磁阀与净水组件的进口通过水管相连接,所述净水组件的出口与RO滤芯的进口相连接,所述增压泵设于净水组件与RO滤芯之间,所述RO滤芯的出口设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本发明设有电渗析系统,可通过电渗析系统进一步的对废水进行电渗析循环利用,极大的减少净水器的纯废比,传统净水器的纯废比在1左右,加入电渗析系统之后的纯废比可以达到2‑5。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净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电渗析净水器。
背景技术
当前国内市场上在售的大部分RO型(反渗透型)净水器,大部分的废水比在1左右,因其RO膜性质所决定。有的仅仅是通过调节废水比,治标不治本,废水得不到回收再利用,有时会加剧堵塞RO膜,影响净水器的正常工作。
现有电渗析净水器,只是单一地用电渗析膜堆替代了RO膜滤芯处理水,但处理效率较低,而且水流量较大,会破坏电渗析膜堆。
发明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电渗析净水器,根据不同使用需求,两种工况运行设备:当需要大量使用纯水时,净水处理前端的废水可经废水出口直接排出;当只需要正常时可开启电渗析系统,净水处理前端的废水经电渗析处理后回收到原水端进行再利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电渗析净水器,包括净水器处理前端、净水器处理后端、电渗析系统和压力桶,所述净水器处理前端包括第一电磁阀、净水组件、增压泵和RO滤芯,所述第一电磁阀与净水组件的进口通过水管相连接,所述净水组件的出口与RO滤芯的进口相连接,所述增压泵设于净水组件与RO滤芯之间,所述RO滤芯的出口设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与净水器处理后端连接,所述净水器处理后端的出口设有纯水出口,所述第二连接管与压力桶相连接,所述压力桶设有一引水管,所述引水管上设有电磁阀组件与电渗析系统相连接,所述电渗析系统连接有淡水出口和废水出口,所述淡水出口与净水器处理前端相连接,所述引水管延伸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废水出口相连通,所述排水管上设有第六电磁阀。根据不同使用需求,两种工况运行设备:当需要大量使用纯水时,净水处理前端的废水可经废水出口直接排出;当只需要正常时可开启电渗析系统,净水处理前端的废水经电渗析处理后回收到原水端进行再利用。
进一步的,所述电渗析系统包括淡水箱、浓水箱、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第三水泵和电渗析膜堆,所述淡水箱的进口和浓水箱的进口分别与压力桶的引水管相连接,所述电磁阀组包括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所述压力桶通过第二电磁阀与淡水箱相连通,所述压力桶通过第三电磁阀与浓水箱相连通,所述淡水箱通过第一水泵与电渗析膜堆相连通,所述浓水箱通过第二水泵与电渗析膜堆相连通,所述第三水泵的出水端和进水端均设置在电渗析膜堆上,所述电渗析膜堆的顶部上连接有淡水连接管和浓水连接管,所述淡水连接管上设有第三单向阀,所述浓水连接管上设有第六单向阀,所述淡水连接管与淡水箱相连接,所述淡水箱在与淡水连接管相连接的位置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突出淡水箱延伸至于净水组件与第一电磁阀之间并与净水组件与第一电磁阀之间的水管相连通,所述出水管的上设有第四水泵,所述废水连接管与浓水箱相连接,所述浓水箱设有一废水管,所述废水管与废水出口相连接。淡水箱和浓水箱的设置,使得在两个水箱同时进水时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将压力桶内的水排,压力桶能够从新储存水,然后淡水箱和浓水箱的水能够同时进入电渗析膜堆进行电渗析,使得净水达到最大最大化,且淡水箱和浓水箱能够单独使用互不影响。
更进一步的,所述淡水箱的侧壁上设有用于监控淡水位置情况的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淡水箱的顶端设置第一自动气阀。第一液位传感器可实时监控淡水箱内的水位情况,而第一自动气阀能够保证淡水箱内的压力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纳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纳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25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