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参数修正的电容器组电感估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43199.9 | 申请日: | 202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82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何德雨;杨实;周亚伟;呼义翔;曾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核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27/26 | 分类号: | G01R27/26;G06F30/367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王凯敏 |
地址: | 710024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参数 修正 电容器 电感 估算 方法 | ||
1.基于参数修正的电容器组电感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搭建单元回路充放电实验装置
所述单元回路充放电实验装置的等效电路包括第一电容器(4)、第二电容器(5)、正充电电源(1)、负充电电源(2)、触发电极开关(3)、测量端连接板(8)、充电端连接板(9)和罗氏线圈(7);
第一电容器(4)的一端通过正充电支路保护电阻(10)与正充电电源(1)的输出相连,第一电容器(4)的另一端通过测量端连接板(8)、放电回路等效电阻(6)与第二电容器(5)的一端相连,第二电容器(5)的另一端通过负充电支路保护电阻(11)与负充电电源(2)的输出相连;触发电极开关(3)通过充电端连接板(9)设置在正充电电源(1)与负充电电源(2)之间;罗氏线圈(7)环绕在测量端连接板(8)外;
第一电容器(4)和第二电容器(5)相对并排设置构成电容器组,第一电容器(4)和第二电容器(5)之间设置有多个绝缘材料制成的隔板,通过改变所述隔板的数量,可控制第一电容器(4)和第二电容器(5)之间的间距在5mm~30mm变化;
步骤2:向电容器组充电
向第一电容器(4)和第二电容器(5)施加充电电压,从0开始逐渐提升充电电压至触发电极开关(3)的间隙放电导通;
步骤3:获取电容器组的实测电感LC
将第一电容器(4)与第二电容器(5)之间的间距从5mm逐级调至30mm,分别开展至少四组不同间距下的实验,每组实验测试N个电流波形作为数据样本,计算每组实验的电容器组电感平均值作为该组实验的实测电感LC;N≥10;单组实验的电容器组实测电感LC的获取方法为:
3.1)采用Maxwell仿真计算充电端连接板(9)的回路电感LA、测量端连接板(8)的回路电感LB,估算触发电极开关(3)处的火花通道电感LD≈14x,单位nH;x为火花通道距离,单位cm;
3.2)用罗氏线圈和示波器测量N次,测出单元回路的N个电流波形,分别读取电流振荡周期以及前两个波峰峰值和时间点,从而推算出N次测试得到的单元回路的总回路电感分别为Lm1,Lm2,...,LmN;
3.3)计算当前组实验的电容器组的电感分别为:
LC1=Lm1-(LA+LB+LD),
LC2=Lm2-(LA+LB+LD),
…
LCN=LmN-(LA+LB+LD);
3.4)计算当前组实验的实测电感LC:
步骤4:计算电容器组电感的等效计算值Lf
根据带状传输线电感的理论计算公式:并令
其中:l为带状传输线长度,w为带状传输线宽度,d为带状传输线内侧间距,μ0为真空磁导率;
在上述公式中,假设将电容器组等效为位于中间层的平板,则d=h+j,其中h为单个电容器的高,j为两个电容器之间的间距;按上述公式计算得到步骤3中所述至少四组不同间距下电容器组电感的等效计算值为Lf;
步骤5:获取电容器厚度的修正系数α
根据步骤3中所述至少四组实验得到的实测电感LC与步骤4得到的相应的电容器组电感的等效计算值Lf进行对比拟合,经过试凑,得到第一电容器(4)和第二电容器(5)的电感估算误差绝对值在设计精度要求以内时,电容器厚度的修正系数α;
步骤6:计算修正后的电容器组电感L′f
将d=αh+j带入所述带状传输线电感的理论计算公式,求解修正后的电容器组电感L′f。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核技术研究院,未经西北核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319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导体测试设备
- 下一篇:制氢机氢气差压调节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