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计算机电源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43563.1 | 申请日: | 202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73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张雪;吉李满;高岚;胡金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1/26 | 分类号: | G06F1/26;G06F1/18;G06F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冯铁惠 |
地址: | 130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计算机 电源 保护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计算机电源保护装置,涉及计算机硬件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和盖板,所述壳体上侧设置了第一托槽,所述盖板的上盖板通过第一托槽与壳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托槽下侧设置了航空插头托槽、第二托槽、第三托槽和第四托槽,所述电源上的航空插头与航空插头托槽滑动连接,所述电源支撑板与第二托槽滑动连接,所述电源固定安装在电源支撑板上,所述风扇支撑板与第三托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托槽下侧设置了第四托槽,所述盖板的前侧盖板的限位块与第四托槽连接,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散热出风口,将电源保护壳设计成分层插入式和半开放式结构,增加组装和拆卸的可操作空间,提高了组装和拆卸效率,同时也方便清理壳体内部灰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硬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计算机电源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计算机属于弱电产品,也就是说部件的工作电压比较低,一般在正负12伏以内,而普通的市电为220伏交流电,不能直接在计算机部件上使用,因此计算机需要通过专用的电源装置将普通市电转换为计算机可以使用的工作电压,电源装置安装在计算机内部,有多个电压输出口,将同的电压分别输出给主板、硬盘、光驱等计算机部件,因此计算机电源是计算机核心的部件,类似于计算机的心脏。
由于计算机内部部件较多,运行频次较高,计算机电源的散热及内部清洁直接影响电源的正常工作,目前电源的保护装置都相对比较复杂,内部的部件较多,拆装维修效率较低,防尘效果较差,因此,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拆卸方便、具有防尘的新型计算机电源保护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计算机电源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计算机电源保护装置,包括壳体和盖板,所述壳体上侧设置了第一托槽,所述盖板通过第一托槽与壳体滑动连接并通过第一螺栓紧固,所述第一托槽下侧设置了航空插头托槽,所述电源上的航空插头与航空插头托槽滑动连接,所述航空插头托槽下侧设置了第二托槽 ,所述电源支撑板与第二托槽滑动连接,所述压板支座通过第三螺栓固定安装在电源支撑板上,所述压板支座与压板转动连接,所属压板下侧设置了弹簧,所述电源固定安装在电源支撑板上,所述压板与电源顶部平面接触,所述第二托槽下侧设置了第三托槽,所述风扇支撑板与第三托槽滑动连接,所述风扇通过第二螺栓固定安装在风扇支撑板上,所述第三托槽下侧设置了第四托槽,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散热出风口。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压板与压板支座通过铰链连接,所述铰链通过第四螺栓均固定安装在压板和压板支座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簧下端与电源支撑板固定连接,弹簧上端与压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源支撑板中间设置了电源托槽,托槽中部为通孔。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源支撑板前侧设置了凹槽,所述滤芯与凹槽滑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盖板由上盖板和前侧盖板垂直固定安装,所述上盖板为“T”型,上盖板两侧设置了通孔,所述前侧盖板内侧两端设置了限位块。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航空插头托槽前侧设置了开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电源保护壳设计成分层插入式和半开放式结构,设置了第一托槽、第二托槽、第三托槽和第四托槽,内部结构分为电源及存放组件和散热组件两个独立单元,安装时将组件插入对应的卡槽内即可,相互独立安装并且互不干涉,提高了组装和拆卸效率,盖板设计成“L”形半包式结构,增加组装和拆卸的可操作空间,同时也方便清理壳体内部灰尘,电源通过电源支撑板的凹槽和弹簧压板的设计,增加了电源安装的牢固性,在电源下侧设置了防尘滤芯,在不影响散热的情况下具有良好的防尘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新型计算机电源保护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新型计算机电源保护装置剖视图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未经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35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