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沼泽泥石黄砂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43725.1 | 申请日: | 202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07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牛彩云;韩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牛彩云 |
主分类号: | B03B7/00 | 分类号: | B03B7/00;B03B5/28;B03B5/48;B07B1/28;B07B1/42 |
代理公司: | 深圳峰诚志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5 | 代理人: | 赵爱婷 |
地址: | 341000 江西省赣州***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沼泽 泥石黄砂 分离 装置 | ||
1.一种沼泽泥石黄砂分离装置,包括高架工作板(1),攀登梯(2),固定矩形柱(3)和第一工形连接架(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实时控制屏(5),沼泽水生植物拦截机构(6),石质物分离机构(7),第二T形连接架(8)和泥沙沉降分离机构(9);高架工作板(1)底端左前侧与攀登梯(2)进行焊接;高架工作板(1)底端中部与固定矩形柱(3)进行焊接;高架工作板(1)顶端右侧设置有沼泽水生植物拦截机构(6);固定矩形柱(3)右端中下部与第一工形连接架(4)进行焊接;第一工形连接架(4)顶端前中部设置有实时控制屏(5);第一工形连接架(4)顶端右侧与石质物分离机构(7);第一工形连接架(4)右端底部与泥沙沉降分离机构(9)相连接,并且泥沙沉降分离机构(9)顶端中部与石质物分离机构(7)相连接;石质物分离机构(7)底端与第二T形连接架(8)相连接,并且第二T形连接架(8)左端顶部与泥沙沉降分离机构(9)相连接;
沼泽水生植物拦截机构(6)包括第一传送电机(601),第一传动轮(602),第一传送机构(603),导流渠道板(604),第一支撑板(605),第二支撑板(606),第一传动齿轮(607),第二齿轮控制电机(608),第二传动齿轮(609),第三传动齿轮(6010),第二传动轮(6011),第三传动轮(6012),第四传动齿轮(6013),第五传动齿轮(6014),第六传动齿轮(6015),第四传动轮(6016),第五传动轮(6017),第七传动齿轮(6018),第八传动齿轮(6019),第九传动齿轮(6020),第一拦截轮(6021),第二拦截轮(6022),第三拦截轮(6023),第四拦截轮(6024),第五拦截轮(6025),第六拦截轮(6026),第七拦截轮(6027),第八拦截轮(6028),第九拦截轮(6029),矩形放水阀(6030),蓄水箱(6031)和水箱侧架(6032);第一传送电机(601)前端中部与第一传动轮(602)进行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轮(602)前端中部与第一传送机构(603)进行传动连接;第一传送机构(603)底端右侧与导流渠道板(604)进行螺栓连接;导流渠道板(604)底端左侧与第一支撑板(605)进行焊接;导流渠道板(604)底端右侧与第二支撑板(606)进行焊接;导流渠道板(604)顶端上方设置有矩形放水阀(6030);导流渠道板(604)底端左前侧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607);第一传动齿轮(607)底端中部与第二齿轮控制电机(608)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二齿轮控制电机(608)左端底部与第一支撑板(605)相连接;第一传动齿轮(607)后端中部与第二传动齿轮(609)进行啮合,并且第二传动齿轮(609)外表面顶端与导流渠道板(604)相连接;第一传动齿轮(607)顶端中部与第一拦截轮(6021)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齿轮(609)后端中部与第三传动齿轮(6010)进行啮合,并且第三传动齿轮(6010)外表面顶端与导流渠道板(604)相连接;第二传动齿轮(609)顶端中部与第二拦截轮(6022)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齿轮(6010)底端中部与第二传动轮(6011)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齿轮(6010)顶端中部与第三拦截轮(6023)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6011)右侧与第三传动轮(6012)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轮(6012)顶端中部与第四传动齿轮(6013)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四传动齿轮(6013)外表面顶端与导流渠道板(604)相连接;第四传动齿轮(6013)前端中部与第五传动齿轮(6014)进行啮合,并且第五传动齿轮(6014)外表面顶端与导流渠道板(604)相连接;第四传动齿轮(6013)顶端中部与第六拦截轮(6026)进行传动连接;第五传动齿轮(6014)前端中部与第六传动齿轮(6015)进行啮合,并且第六传动齿轮(6015)外表面顶端与导流渠道板(604)相连接;第五传动齿轮(6014)顶端中部与第五拦截轮(6025)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齿轮(6015)底端中部与第四传动轮(6016)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齿轮(6015)顶端中部与第四拦截轮(6024)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6016)右侧与第五传动轮(6017)进行传动连接;第五传动轮(6017)顶端中部与第七传动齿轮(6018)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七传动齿轮(6018)外表面顶端与导流渠道板(604)相连接;第七传动齿轮(6018)后端中部与第八传动齿轮(6019)进行啮合,并且第八传动齿轮(6019)外表面顶端与导流渠道板(604)相连接;第七传动齿轮(6018)顶端中部与第七拦截轮(6027)进行传动连接;第八传动齿轮(6019)后端中部与第九传动齿轮(6020)进行啮合,并且第九传动齿轮(6020)外表面顶端与导流渠道板(604)相连接;第八传动齿轮(6019)顶端中部与第八拦截轮(6028)进行传动连接;第九传动齿轮(6020)顶端中部与第九拦截轮(6029)进行传动连接;矩形放水阀(6030)顶端与蓄水箱(6031)进行焊接;蓄水箱(6031)后端中部与水箱侧架(6032)进行焊接;水箱侧架(6032)底端与高架工作板(1)相连接;第一支撑板(605)底端与高架工作板(1)相连接;第二支撑板(606)底端与高架工作板(1)相连接;第一传送电机(601)底端与高架工作板(1)相连接;第一传送机构(603)底端左侧与高架工作板(1)相连接;
石质物分离机构(7)包括晃动筛网(701),第一三角滑条(702),第二三角滑条(703),立式滑动槽板(704),滑动连接板(705),拦截保护板(706),双面齿轨(707),矩形滑轨(708),第一扇形齿轮(709),第一转轴柱(7010),第一轴承座(7011),第二轴承座(7012),第六传动轮(7013),第七传动轮(7014),第八传动轮(7015),第三动力电机(7016),第二转轴柱(7017),第三轴承座(7018),第二扇形齿轮(7019),第四轴承座(7020),第一轴承板(7021)和第二轴承板(7022);晃动筛网(701)底端右侧与第一三角滑条(702)进行焊接;晃动筛网(701)底端左侧与第二三角滑条(703)进行焊接;第一三角滑条(702)底端与滑动连接板(705)进行焊接;第一三角滑条(702)左端底部与拦截保护板(706)进行焊接;第二三角滑条(703)底端与立式滑动槽板(704)进行滑动连接;滑动连接板(705)底端与双面齿轨(707)进行焊接;双面齿轨(707)底端与矩形滑轨(708)进行滑动连接;双面齿轨(707)左端中部与第一扇形齿轮(709)进行啮合;第一扇形齿轮(709)内中部与第一转轴柱(7010)进行插接;第一转轴柱(7010)外表面顶端与第一轴承座(7011)进行套接;第一转轴柱(7010)外表面中下部与第二轴承座(7012)进行套接;第一转轴柱(7010)底端中部与第六传动轮(7013)进行传动连接;第一轴承座(7011)左端与第二轴承板(7022)进行螺栓连接,并且第二轴承板(7022)右端底部与第二轴承座(7012)相连接;第六传动轮(7013)底端中部与第七传动轮(7014)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7013)右侧与第八传动轮(7015)进行传动连接;第八传动轮(7015)底端中部与第三动力电机(7016)相连接;第八传动轮(7015)顶端中部与第二转轴柱(7017)进行传动连接;第二转轴柱(7017)外表面底端与第三轴承座(7018)进行套接;第二转轴柱(7017)外表面顶端与第四轴承座(7020)进行套接;第三轴承座(7018)右端与第一轴承板(7021)进行螺栓连接,并且第一轴承板(7021)左端顶部与第四轴承座(7020)相连接;立式滑动槽板(704)底端与第一工形连接架(4)相连接;第二轴承板(7022)底端与第二T形连接架(8)相连接;矩形滑轨(708)底端与第二T形连接架(8)相连接;第一轴承板(7021)底端与第二T形连接架(8)相连接;第七传动轮(7014)左侧与泥沙沉降分离机构(9)相连接;
泥沙沉降分离机构(9)包括水槽固定板(901),沉降水槽(902),旋涡扇叶(903),第三转轴柱(904),第五轴承座(905),第三轴承架(906),第九传动轮(907),第一联通管(908),第一离心抽水泵(909),水泵台(9010)和第二联通管(9011);水槽固定板(901)顶端设置有沉降水槽(902);沉降水槽(902)内中部设置有旋涡扇叶(903);沉降水槽(902)内后侧设置有第一联通管(908);旋涡扇叶(903)顶端中部与第三转轴柱(904)进行传动连接;第三转轴柱(904)外表面中下部与第五轴承座(905)进行套接;第三转轴柱(904)顶端与第九传动轮(907)进行传动连接;第五轴承座(905)左端与第三轴承架(906)进行螺栓连接;第一联通管(908)后端顶部与第一离心抽水泵(909)相连接;第一离心抽水泵(909)底端与水泵台(9010)相连接;第一离心抽水泵(909)右端中部与第二联通管(9011)相连接;水槽固定板(901)左端与第一工形连接架(4)相连接;第三转轴柱(904)外表面顶端与第二T形连接架(8)相连接;第九传动轮(907)右侧与第七传动轮(7014)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牛彩云,未经牛彩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372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活性生物补片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泥砂浆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