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信贷评估授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43744.4 | 申请日: | 202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9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丹;王长勇;陈京鹭;高东伟;吕庆辉;骆仪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易信(厦门)信用服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2 | 分类号: | G06Q40/02 |
代理公司: | 厦门致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4 | 代理人: | 刘兆庆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信贷 评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信贷评估授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得企业信息数据;S2、建立企业信用评估模型,并基于企业信息数据计算企业信用得分,生成企业信用报告;S3、企业发布融资需求,金融机构发布信贷产品信息;S4、基于企业信用得分和融资需求,为企业匹配符合条件的信贷产品,并将企业信息和企业信用报告推送给相应的金融机构。本发明基于大数据的有效利用,建立企业信用评估模型,企业信用回归到企业经营状况本身,辅助金融机构完成贷前评估授信,帮助中小企业解决了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分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信贷评估授信方法。
背景技术
据官方不完全统计数据,全国智能工程行业每年市场规模高达3万亿,而且年增长率超15%,其中中小企业占据着将近90%的市场份额。
中小企业在工程项目上往往需要大量垫资,由于自身融资能力弱、轻资产,导致资金短缺,融资难、融资成本高成为中小企业的行业通病。对中小企业来说,即使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并且有大量高质量订单,也无法转化为融资信用,必须依赖固定资产或者核心企业信用,无法将企业信用回归到企业经营状况本身。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信贷评估授信方法。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信贷评估授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得企业信息数据;
S2、建立企业信用评估模型,并基于企业信息数据计算企业信用得分,生成企业信用报告;
S3、企业发布融资需求,金融机构发布信贷产品信息;
S4、基于企业信用得分和融资需求,为企业匹配符合条件的信贷产品,并将企业信息和企业信用报告推送给相应的金融机构。
优选地,所述企业信息数据包括企业基本信息、工商信息、经营状态、资质证书、荣誉证书、技术人员、信用信息、知识产权、企业年报、中标项目信息。
优选地,所述企业信用评估模型基于多维度体系实现,所述多维度体系包括企业背景、运营状况、创新能力、信用历史、行业实力、履约情况。
优选地,所述步骤S2还包括基于所述多维度体系生成企业画像。
优选地,所述企业信用评估模型基于赋值法对每个维度进行赋值,同时不同维度赋予不同的权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基于大数据的有效利用,建立企业信用评估模型,企业信用回归到企业经营状况本身,辅助金融机构完成贷前评估授信,帮助中小企业解决了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
参考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信贷评估授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得企业信息数据,企业信息数据包括企业基本信息、工商信息、经营状态、资质证书、荣誉证书、技术人员、信用信息、知识产权、企业年报、中标项目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易信(厦门)信用服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易信(厦门)信用服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37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