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碳材料改性的发泡注塑制备热塑性弹性体类柔性泡沫制品及制备方法、成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43841.3 | 申请日: | 202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17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桂龙;柴佳龙;魏超;徐兆瑞;赵国群;董桂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44/02 | 分类号: | B29C44/02;B29C44/42;F16S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郑平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材料 改性 发泡 注塑 制备 塑性 弹性体 柔性 泡沫 制品 方法 成型 系统 | ||
1.一种基于碳材料改性的发泡注塑制备热塑性弹性体类柔性泡沫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泡沫制品在厚度方向呈三明治结构,中心为具有多孔结构的泡沫层,两个皮层为密实层,泡沫制品的密度为0.15~1.2g/cm3;
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类柔性泡沫制品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热塑性弹性体、碳材料混合,在热和机械剪切作用下,形成熔融态物质;
向所述熔融态物质中注入超临界流体,在机械力作用下,形成均相熔体;
将所述均相熔体注满模具型腔,保压一定时间后,再向模具型腔中补充所述均相熔体,继续保压,减压发泡,发泡完成后,冷却、开模,形成热塑性弹性体类泡沫制品;
所述热塑性弹性体为热塑性聚氨酯、聚醚嵌段聚酰胺、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或热塑性聚酯弹性体中的至少一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碳材料改性的发泡注塑制备热塑性弹性体类柔性泡沫制品,其特征在于,泡沫制品的密度为0.15~0.6g/cm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碳材料改性的发泡注塑制备热塑性弹性体类柔性泡沫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硬度为50A~98A。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碳材料改性的发泡注塑制备热塑性弹性体类柔性泡沫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硬度为75A~95A。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碳材料改性的发泡注塑制备热塑性弹性体类柔性泡沫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材料为碳纤维、碳纳米管、石墨烯、石墨片或石墨粉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碳材料改性的发泡注塑制备热塑性弹性体类柔性泡沫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材料的添加量为0~25%质量分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碳材料改性的发泡注塑制备热塑性弹性体类柔性泡沫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材料的添加量为0.25~10%质量分数。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碳材料改性的发泡注塑制备热塑性弹性体类柔性泡沫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熔融态物质的温度为160~250℃。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碳材料改性的发泡注塑制备热塑性弹性体类柔性泡沫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熔融态物质的温度为170~230℃。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碳材料改性的发泡注塑制备热塑性弹性体类柔性泡沫制品,其特征在于,熔融过程中,熔融态物质的压力维持在5~25MPa。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于碳材料改性的发泡注塑制备热塑性弹性体类柔性泡沫制品,其特征在于,熔融态物质的压力维持在10~20MPa。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碳材料改性的发泡注塑制备热塑性弹性体类柔性泡沫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临界流体为超临界二氧化碳或超临界氮气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于碳材料改性的发泡注塑制备热塑性弹性体类柔性泡沫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添加量为0~10%质量分数。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于碳材料改性的发泡注塑制备热塑性弹性体类柔性泡沫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添加量为3~8%质量分数。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于碳材料改性的发泡注塑制备热塑性弹性体类柔性泡沫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临界氮气的添加量为0~1%质量分数。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于碳材料改性的发泡注塑制备热塑性弹性体类柔性泡沫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临界氮气的添加量为0.25~0.8%质量分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384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