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缝纫设备的自动进出料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44008.0 | 申请日: | 202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8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金火;曹海荣;张富磊;叶建宝;叶成锋;余贤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忆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39/00 | 分类号: | D05B39/00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陈千楷 |
地址: | 325100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纫 设备 自动 进出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缝纫设备的自动进出料机构,包括设置在缝纫机一旁的物料架和用于放置物料的物料盒,物料架包括框架和固定设置在框架上的平台,框架上形成有供物料盒上升的上升通道和供物料盒下降的下降通道,上升通道的下端口与物料盒送入装置对接,下降通道的下端口与物料盒送出装置对接,平台上对应形成有与上升通道上端口相接的第一区域、与下降通道上端口相接的第二区域,所述框架上设置有用于将上升通道上端口处的物料盒推送至平台第一区域上的推送装置。通过采用上述结构,本发明便于加工人员及时取用加工所需的物料以及将加工完成后的物料及时送出,整个物料的配送过程更加规范有序,从而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纫设备的自动进出料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缝纫加工现场一般都具有多个缝纫加工工位,在加工过程中,人们需要向每个工位配送加工所需的物料(原料)以及将加工完成后的物料及时取走,但由于现有技术缺乏与每个工位相对接的物料进出机构,或是由加工人员自行手动搬运物料,因此导致整个物料的配送相对混乱,致使生产效率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缝纫设备的自动进出料机构,其便于加工人员及时取用加工所需的物料以及将加工完成后的物料及时送出,使整个物料的配送过程更加规范有序,从而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缝纫设备的自动进出料机构,包括设置在缝纫机一旁的物料架和用于放置物料的物料盒,物料架包括框架和固定设置在框架上的平台,框架上形成有供物料盒上升的上升通道和供物料盒下降的下降通道,上升通道的下端口与物料盒送入装置对接,下降通道的下端口与物料盒送出装置对接,上升通道内设置有用于将物料盒从其下端口提升至上端口的提升装置,下降通道内设置有用于将物料盒从其上端口移送至下端口的下降装置,平台上对应形成有与上升通道上端口相接的第一区域、与下降通道上端口相接的第二区域,所述框架上设置有用于将上升通道上端口处的物料盒推送至平台第一区域上的推送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物料放置在物料盒内,同时还可以将多个物料盒叠放在一起,然后经物料盒送入装置一起配送到上升通道的下端口处,所述的物料盒送入装置可以是传送带,也可以是自动配送小车(配送机器人),还可以是推车等。多个叠加在一起的物料盒在上升通道内,经提升装置向上提升,此时物料盒送入装置可以返回进行另外配送。当最上面的物料盒到达上升通道上端口后,在推送装置的作用下将其推送至平台第一区域上,加工人员向物料盒内取走物料时可顺手将物料盒从第一区域推送至第二区域,待物料加工完成后再次放入物料盒内,此后加工人员将第二区域上的物料盒推入下降通道的上端口,经下降装置将物料盒从其上端口移送至下端口,即将物料盒下放到物料盒送出装置上,最后由物料盒送出装置送出,所述的物料盒送出装置同样可以是传送带,也可以是自动配送小车(配送机器人),还可以是推车等。综上所述,本发明便于加工人员及时取用加工所需的物料以及将加工完成后的物料及时送出,整个物料的配送过程更加规范有序,从而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另外,本发明还可以将多个物料盒叠放在一起一次性送入或送出,从而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平台的其中三侧设置有护栏,且该三侧护栏形成一个匚字形结构并将第一、第二区域包含于其内,剩余一侧呈开口设置,且该开口位于远离缝纫机一侧,上升通道和下降通道并排位于平台设有开口的这一侧。
通过设置护栏,可有效避免物料盒在平台上移动时出现掉落的情况。同时,上述护栏这样设置,还对物料盒的送入送出及移动起到导向作用和限位作用。
本发明还可进一步设置为每侧护栏均包括有一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沿其长度方向线性分布有多个固定块,平台上对应每个固定块的位置均固定有一个螺套,所述固定块抵压在螺套上并通过螺栓锁紧固定。采用上述设置,结构简单可靠,且拆装方便。
本发明还可进一步设置为平台上位于护栏内的区域上分布设置有若干个牛眼轴承。通过设置牛眼轴承,更有助于物料盒在平台上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忆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忆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40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能提高钢水纯净度的连铸中间包及其冶金工艺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跌倒检测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