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脱漆剂及其制备方法与脱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44115.3 | 申请日: | 202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41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汪东华;孙玉高;熊猛;霍浩;况金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罗县东明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9/04 | 分类号: | C09D9/04;C09D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刘羽 |
地址: | 516199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漆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脱漆剂领域,公开了一种脱漆剂及其制备方法与脱漆方法。该脱漆剂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醚类20~80份、醇类10~60份、无机碱1~40份、抑制挥发剂0.1~10份、缓蚀剂0.1~10份、表面活性剂0.1~5份及增稠剂0.1~4份。该脱漆剂的制备方法是将无机碱、醚类、醇类、抑制挥发剂、缓蚀剂、表面活性剂及增稠剂混合,搅拌均匀,得到脱漆剂。该脱漆剂低毒环保,脱漆速度快,脱漆效果好,能够避免金属基材腐蚀,能够提高铁材防锈性能,能够提高铁材涂漆附着力,能够有效脱除酚醛漆膜、醇酸漆膜、硝基漆膜、聚氨酯漆膜、环氧树脂漆膜、水性漆膜和静电粉末涂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脱漆剂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脱漆剂及其制备方法与脱漆方法。
背景技术
涂漆工艺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合格的漆膜,而合格的漆膜经过长期曝露,会出现老化、龟裂、起皮及脱落等现象,导致漆膜失去保护作用。常用脱漆剂来脱除旧漆以便于涂装新漆。
目前,市场上的脱漆剂多是利用卤代烃、强酸、苯酚等挥发性强的物质来脱漆,然而,卤素是强毒性基,卤代烃一般比母体烃类的毒性大,卤代烃经皮肤吸收后,侵犯神经中枢或作用于内脏器官,引起中毒;且挥发性强,对臭氧层有害。强酸具有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人体接触会造成严重烧伤,在生产过程中接触或呼吸道吸入,会导致局部充血、水肿、坏死和溃疡,引起内脏器官的损害。苯酚可燃,高毒,具强腐蚀性,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吸入高浓度蒸气可致头痛、头晕、乏力、视物模糊、肺水肿等,可抑制中枢神经或损害肝、肾功能。上述物质效果虽好但对操作者和环境都有很大危害,同时还会腐蚀基材,使金属基材表面失去金属质感原有的光亮鲜艳色泽,变成暗灰色的残次品,只能报废处理,造成极大的综合资源浪费。
也有些环境相容性稍好的脱漆剂,但是脱漆效率与脱漆速度不够理想,还需要加热才能达到良好的脱漆速度,给大规模的室外工作环境中的应用提高了操作难度,而且,难以将脱除酚醛漆膜、醇酸漆膜、硝基漆膜、聚氨酯漆膜、环氧树脂漆膜、水性漆膜等彻底清除干净,尤其是静电粉末涂膜,由于其采用特殊的静电喷涂工艺,形成的静电粉末涂膜与金属基材结合强度较高,普通脱漆剂根本难以进行有效脱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低毒环保、脱漆速度快、脱漆效果好、能够避免金属基材腐蚀的脱漆剂及其制备方法与脱漆方法,能够有效脱除酚醛漆膜、醇酸漆膜、硝基漆膜、聚氨酯漆膜、环氧树脂漆膜、水性漆膜和静电粉末涂膜。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脱漆剂,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
醚类20~80份、醇类10~60份、无机碱1~40份、抑制挥发剂0.1~10份、缓蚀剂0.1~10份、表面活性剂0.1~5份及增稠剂0.1~4份。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醚类包括亚甲基二甲基二醚、乙二醇乙醚和乙二醇单丁醚其中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醇类包括乙醇、甲醇、苯甲醇、丙三醇、丁醇和异丙醇其中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无机碱包括氢氧化钾、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其中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抑制挥发剂包括液体石蜡、碳酸二甲酯、YET-740抑制挥发剂和丙二醇其中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缓蚀剂包括苯并三氮唑、喹啉、巯基苯并噻唑、甲基苯并三唑、聚天冬氨酸、EDTA、乙二醇和十六胺其中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SP80表面活性剂、SP40表面活性剂、RF-56表面活性剂和RQ-226DE表面活性剂其中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增稠剂包括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其中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罗县东明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博罗县东明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41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