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加热炉烧嘴快切阀泄漏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44248.0 | 申请日: | 202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30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高月;何志刚;李宗军;吴秀鹏;杨孝鹤;王文忠;艾矫健;陈丽娟;张宝军;杨彦广;赵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8 | 分类号: | G01M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马苗苗 |
地址: | 0632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加热炉 嘴快 泄漏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检测加热炉烧嘴快切阀泄漏的方法,所述加热炉包括N个烧嘴、每个烧嘴上对应有一个以上的管道,每个烧嘴对应的管道数量相同,所有管道中输送气体类型相同的管道连接至同一气体总管上,每个管道上均设置有手动阀和快切阀,每个气体总管上均设置有流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检测每个烧嘴对应的一个以上的管道的快切阀是否有泄漏时,开启任意一个烧嘴对应的预设管道上的快切阀和手动阀,关闭其他烧嘴对应的所述预设管道上的快切阀和手动阀,并将所述预设管道连接的气体总管上的所述流量调节阀开启预设开度,获得第一气体流量,所述预设管道为所述一个以上的管道中任意一个管道;
在所述其他烧嘴中,开启第i烧嘴的所述预设管道上的手动阀,获得第二气体流量,所述第i烧嘴具体为N-1个烧嘴中的任意一个烧嘴;
开启所述第i烧嘴的所述预设管道上的手动阀,且开启所述第i烧嘴的所述预设管道上的快切阀,获得第三气体流量;
基于所述第一气体流量、第二气体流量、第三气体流量,获得所述第i烧嘴的所述预设管道的泄漏率;
按照上述方法,依次获得除所述第i烧嘴的所述预设管道之外的所有烧嘴的所述预设管道和其他管道的泄漏率;
基于每个烧嘴的每个管道的泄漏率,确定待检修和维护的快切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每个烧嘴的每个管道的泄漏率,确定待检修和维护的快切阀,具体包括:
判断每个烧嘴的每个管道的泄漏率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值;
在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对相应管道上的快切阀进行检修和维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气体流量、第二气体流量、第三气体流量,获得所述第i烧嘴的所述预设管道的泄漏率,具体包括:
按照如下公式,获得所述第i烧嘴的所述预设管道的泄漏率:
P=(G1-G)/(G2-G)
其中,P为所述第i烧嘴的所述预设管道的泄漏率,G1为所述第二气体流量值,G2为所述第三气体流量值,G为所述第一气体流量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开度具体为所述流量调节阀最大开度的10%~50%的开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值具体为8%~20%中的任意一个值。
6.一种检测加热炉烧嘴快切阀泄漏的装置,所述加热炉包括N个烧嘴、每个烧嘴上对应有一个以上的管道,每个烧嘴对应的管道数量相同,所有管道中输送气体类型相同的管道连接至同一气体总管上,每个管道上均设置有手动阀和快切阀,每个气体总管上均设置有流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得模块,用于在检测每个烧嘴对应的一个以上的管道的快切阀是否有泄漏时,开启任意一个烧嘴对应的预设管道上的快切阀和手动阀,关闭其他烧嘴对应的所述预设管道上的快切阀和手动阀,并将所述预设管道连接的气体总管上的所述流量调节阀开启预设开度,获得第一气体流量,所述预设管道为所述一个以上的管道中任意一个管道;
第二获得模块,用于在所述其他烧嘴中,开启第i烧嘴的所述预设管道上的手动阀,获得第二气体流量,所述第i烧嘴具体为N-1个烧嘴中的任意一个烧嘴;
第三获得模块,用于开启所述第i烧嘴的所述预设管道上的快切阀,获得第三气体流量;
泄漏率获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气体流量、第二气体流量、第三气体流量,获得所述第i烧嘴的所述预设管道的泄漏率;
同理,计算模块,按照第一获得模块至第三获得模块的方法,依次获得除所述第i烧嘴的所述预设管道之外的所有烧嘴的所述预设管道和其他管道的泄漏率;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每个烧嘴的每个管道的泄漏率,确定待检修和维护的快切阀。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每个烧嘴的每个管道的泄漏率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值;
检修和维护单元,用于在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值时,对相应管道上的快切阀进行检修和维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424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