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污染植物的种子萌发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44317.8 | 申请日: | 202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41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杨路存;周国英;陈晨;赵晓辉;李长斌;熊丰;肖元明;王玲玲;李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A01C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1 | 代理人: | 苟铭 |
地址: | 810001***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染 植物 种子 萌发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污染植物的种子萌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耐污染植物的种子均匀排列于垫有单层滤纸的培养皿中;培养皿放在培养箱中;添加一级A标准的污水到培养皿中,保持培养基湿润。本发明提供的耐污染植物的种子萌发方法,发芽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耐污染植物培育技术领域,特别是渉及一种耐污染植物的种子萌发方法。
背景技术
种子萌发是指种子在合适的外界条件下,种胚转为活动状态,开始生长的过程。种子萌发的过程可分为吸胀、萌动、发芽三个阶段。种子从萌发到生长为幼苗是植物适应外界环境,并保证自身繁衍后代的关键阶段。种子萌发是植物整个生活史中最具有意义的环节,虽然容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但却会使其更好地融于环境中。种子萌发也会影响幼苗存活、个体适合度及植物生活史的表达。
对于耐污染植物的种子萌发,需要探索适宜种子萌发的条件,以期为耐污植物种子的育苗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提供一种耐污染植物的种子萌发方法。
具体的技术方案为:
耐污染植物的种子萌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耐污染植物的种子均匀排列于垫有单层滤纸的培养皿中;
培养皿放在培养箱中;
添加一级A标准的污水到培养皿中,保持培养基湿润。
进一步的,所述的培养箱设置的光温条件为光照12h、温度25℃,黑暗12h小时、温度15℃;依次循环。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级A标准的污水,cod:50mg/L;氨氮:6.5mg/L;总磷0.5mg/L;总氮:15mg/L。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耐污染植物的种子萌发方法,发芽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对比例中不同浓度KNO3处理方式对西伯利亚蓼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图2为对比例中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方式对西伯利亚蓼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图3对比例和实施例不同处理方式对西伯利亚蓼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对比。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
对比例为,西伯利亚蓼种子:1%KNO3、2%KNO3和3%KNO3浸种24h和100ppm、200ppm和300ppm的赤霉素浸种24h,并以未浸种为参照预处理方式;
实施例,使用一级A标准的污水:cod:50mg/L;氨氮:6.5mg/L;总磷0.5mg/L;总氮:15mg/L。
室温下浮水法选取成熟饱满种子,分别用浸种液浸泡种子,然后将种子直接均匀排列于垫有单层滤纸的直径为9cm的培养皿中进行萌发试验。萌发实验每皿100粒种子,3个重复。
将上述培养皿放在培养箱中,培养箱设置的光温条件为光照12h/25℃和黑暗12h/15℃。每天9:00定时观测,统计萌发种子数,以胚芽长出1mm为发芽,以连续3d没有种子萌发为实验结束标志。试验期间向KNO3和赤霉素浸种的培养皿中适时添加蒸馏水以保持培养基湿润,而另外没有浸种的西伯利亚蓼直接添加一级A标准的污水以保持培养基湿润。
计算种子的发芽率公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43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