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阵相机的成像转台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44726.8 | 申请日: | 202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8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壮;远国勤;郑丽娜;孙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C11/02 | 分类号: | G01C11/02;G05D3/12;H04N5/225;H04N5/23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6 | 代理人: | 曹卫良 |
地址: | 130033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相机 成像 转台 | ||
本发明适用线阵相机成像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线阵相机的成像转台,包括外框架和架设在外框架上的水平转台;所述外框架设置有:涡轮蜗杆机构和基座。所述水平转台设置有:力矩电机、连接在所述力矩电机输出轴上的机械接口板,安装在力矩电机输出轴上的角度编码器以及为所述力矩电机提供电能的转台功率级板;在水平转台中通过转台控制电路将接收到的控制信号和角度编码器输出的角度值转换为相应的电压值信号输出给转台功率级板,进而精细的驱动力矩电机转动,实现对线阵相机的初始位置及终止位置的确定,以及对其往返速度的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相机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阵相机的成像转台。
背景技术
目前相机类型按照所采用的探测器大体分两类,即线阵相机和面阵相机。线阵相机采用线阵图像传感器成像,相较于采用面阵传感器成像的面阵相机,线阵相机的优势在于:1、线阵探测器的成本一般低于同等面积、相同分辨率的面阵探测器。2、线阵探测器在工艺实现难度低于面阵探测器。3、线阵相机获取扫描方向上的图像,在精度要优于面阵相机。相对的,现有线阵相机的缺点在于:无法通过单次曝光获取完整的目标图像,导致测量图像不直观。也因为需要经常的测试相机的分辨率和成像效果,在实验室对光管靶标成像和实验室对外景成像时,线阵相机的成像特点有很大制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阵相机的成像转台,旨在解决如何快速的使线阵相机达到理想的成像测试效果,以提高其在实验室成像时的实施效率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线阵相机的成像转台,包括外框架和架设在外框架上的水平转台;所述外框架设置有:涡轮蜗杆机构和基座。所述水平转台设置有:力矩电机、连接在所述力矩电机输出轴上,被所述力矩电机驱动的机械接口板,安装在所述力矩电机输出轴上,用以输出力矩电机输出轴角度值的角度编码器,以及为所述力矩电机提供电能的转台功率级板;所述水平转台还设置有转台控制电路板,所述转台控制电路板连接在信号源与所述转台功率级板之间并接收所述角度编码器的角度信号,用以根据角度编码器的反馈控制所述转台功率极板的输出功率及机械接口板的转动。
本发明通过对线阵相机成像转台的改良,在控制水平转台的过程中通过转台控制电路将接收到的控制信号和角度编码器输出的角度值转换为相应的电压值信号输出给转台功率级板,进而精细的驱动力矩电机转动,实现对机械接口板上线阵相机的初始位置及终止位置的确定,以及对其往返速度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线阵相机成像转台外接的手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线阵相机成像转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线阵相机成像转台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电位计调节钮;2档位调节钮;3、力矩电机;4、转台控制电路板;5、转台功率级板;6、机械接口板;7、急停按钮;8、外框架;9、俯仰调节机构。10、角度编码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47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